一夜的冷风将笼罩了多日的浓雾扫了个精光,往日朦胧的湖面这会儿镜子般明亮。落了叶儿的白杨如战士一样列着队守卫在湖边,湖水倒映着它们的身影,随着湖心扩散着的一圈圈涟漪,杨树的影子一会儿变弯一会儿变直。弄出涟漪的,是一群游荡在湖中的白天鹅,它们叫着、闹着,扑棱着宽大的翅膀,扇得湖水一起一伏。几只盘旋在湖面上空的白天鹅开始贴着湖面往下降落,只见它们早早地伸出两条长腿,优雅地展翅滑翔,一眨眼工夫,白天鹅们落到水中,身后划出一条条长长的水线。
这是河南西部三门峡市天鹅湖上的一景。每年冬天,这里便会天天演绎天鹅戏水的故事。来自天南海北的游人纷纷拍下天鹅动人的姿态、高贵的气质和翱翔的队形。找到好角度的时候,还可以与白天鹅合个影……
三门峡地处黄河中游,上世纪50年代末诞生了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冬季蓄水形成了库区,浑黄的河水流动停滞,泥沙下沉,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湖清水,形成了面积达3000多公顷的黄河湿地,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峡平湖。有了湖,有了湿地,这里的生态链也逐渐生成,先是有野兔野鸡在这里生活,之后又有白鹭黑鹳到这里落户,到了上世纪末,来自天山、西伯利亚等地的白天鹅开始陆续抵达这里越冬。
起初,白天鹅只能在沿岸的湿地里自寻生计,三三两两地到附近的农田里刨食麦根。随着越来越多的白天鹅落户于此,光靠市民零散的“施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它们的需求,于是当地政府决定修造天鹅湖,集中喂养,组织市民捐款在青龙涧河入黄河口处修筑了一道堤坝,将河水拦下,造出一个6000多亩的清水湖。在湖上专门留置了七八个人工小沙岛,在靠近湖岸的地方种下多种富含营养的水草,并且搬迁了周围的污水处理厂,把白天鹅像客人一样引进湖里。如今,来此安家的白天鹅达到了万余只。
天鹅湖处市区,如今已成三门峡市一处独特的风景。每天,天鹅们吃着当地政府特批的“商品粮”,自由自在地在湖面上举家嬉戏,高兴了还不时撒着欢儿排队起飞。于是,一群群白天鹅排着整齐的队伍,在三门峡市区上空飞舞着,鸣叫着,演绎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乐章。当地一位研究白天鹅的专家说,白天鹅是富贵鸟,它对生存条件的要求极高,除气候条件外,还有许多人文环境的因素,如空气的湿度、负离子的比例、湖水的清洁度以及湿地周围的噪声强度等,只要有一点不符合要求,它们就会毫不客气地选择远离。这些白天鹅,能够选择到这里落户,正说明这里的各种指标都达到了它们的要求。
本是与天同一色,谁将此水舞成涟?三门峡的天鹅湖,白天鹅温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