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1月18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猫咪狗
彭瑞高
  文 / 彭瑞高

  上海人喜欢动物,许多时候会借用动物形象来说话。“猫咪狗”,就是其中之一。

  “猫咪狗”三个字,借用了两种动物,描绘的是一种多变无常的关系。猫和猫、狗和狗,经常嬉闹;就是猫狗之间,也时常会斗架。它们闹得不开心的时候,龇牙咧嘴、凶相毕露;但往往过了不多时,又会和好如初,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这就是“猫咪狗现象”。

  有些人,也与“猫咪狗”差不多:翻面孔时,眼睛弹得滚圆,恨不得把对方一口吃了;但时过不久,两人又会勾肩搭背、无话不谈,好得恨不得穿一条裤子。这时,旁人就会送上三个字:“猫咪狗!”

  “猫咪狗”用得较多的,是对小孩子。大人含着笑,轻轻骂他们一句:“猫咪狗!”一般都是半嗔半怪,怜爱之意溢于言表。而说成年人“猫咪狗”,则多有嘲讽之意。

  郊区农民跟动物打交道多,平素用词涉及动物更频繁。如说某人脾气不好,那就是“猪猡脾气”;说某人临事推诿,那就是“黄牛肩胛”;嫌某人记性差或不善应变,那就是“黄鱼脑子”;说某人活络、坐不住,那就是“猢狲屁股”……

  乡下的俗语、歇后语,借用动物形象的也很普遍。如某人没礼貌、多嘴多舌,常打断他人谈话,旁人就会批评一句:“猫食盆里鸭插嘴!”说两者之间距离遥远、不搭界,有一句歇后语用得很多:“大闸蟹乘飞机——悬空八只脚。”在小地方里做排场,老辈人会这样形容:“螺蛳壳里做道场”。这些话里,大小动物出没,显得活灵活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百姓故事·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中国新闻
   第A05版:国际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文化新闻
   第A08版:运动汇
   第A09版:运动汇/烽火周末
   第A10版:活力上海/运动汇
   第A11版:新民教育/招生培训
   第A12版:新闻面对面
   第A13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4版:专版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专版
上海话正字
小水表 小火表
勿要忒大噢!
猫咪狗
“泻泻扶梯”
热水袋、汤婆子和焐窠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B11猫咪狗 2015-01-18 2 2015年01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