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福
1981年,托福考试来到中国大陆。那时的年轻人,才刚刚开始跟着短波频率里能收到的VOA学习美式英语。每天晚上晚自习过后,学校宿舍的走廊里响彻着美国之音的播音员用慢而清晰的速度朗读马克·吐温的小说。回想起来,从那么禁锢的时代里刚刚挣扎出来的人们,好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人,摇摇晃晃地站在床边,听到清晨的晴空里传来了鸟叫声那样,晕眩而幸福。
世界是这样向我们展开它神秘的面貌的,那个时代,托福考试不是一场考试,而是一种对世界的态度。
后来读到《LENS》杂志的一份资料说,第一年托福考试,上海考区在交通大学报名,首次托福考试在京上广同时开考,共有732人参加。
考试中所用的铅笔橡皮都来自美国,每个考场配备两名监考老师,他们提前来到考场负责削铅笔,每名考生桌上放两支以备替换,考试后铅笔将被收回明年再用。考试时监考老师被要求不得在学生背后站立超过30秒,以免影响考生情绪。
当年背托福生词表,用TDK磁带听列侬和莫扎特,留中分长发,到淮海中路美领馆签证长队里去听签证官黄毛的各种传闻,这些都是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