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到两个朋友电话,他俩是夫妻。老公哭诉:“停了!心塞!”老婆笑言:“停得好。”停的,不是心跳,而是互联网上的彩票生意。从昨天起,淘宝、腾讯、新浪等所有彩票网购平台停摆。
事有预兆——去年11月,18个省的彩票资金遭全面审计。今年1月15日,财政部、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自查自纠“擅自利用互联网售彩行为”,截止日正是昨天。
朋友是资深球迷和彩迷,自去年世界杯跳进彩池以来,“游”得酣畅淋漓——下注千次,每次几元,略有小亏,兴致盎然,他自评“小赌怡情”。
妻子却满腹牢骚。“太浪费时间,老捧着手机刷屏看直播,半夜也不睡。为几十元输赢影响健康,不值得。”
互联网购彩确实方便,轻点手机,竞猜结果,欧美联赛,运筹帷幄。支付也简单,信用卡、借记卡、支付宝、微信……都能轻松充值。
如今网购全面禁售,夫妻俩一个欢喜一个忧。我挺她,劝他:“球迷和彩迷,不可兼得,你选哪一个?”
球迷观赛,乐趣无穷,妙传、巧射、牙咬、假摔……如果这些都成了博彩项目,高水平球赛的纯粹性将变质。一旦成了彩迷,容易死盯比分,而忘了欣赏过程。况且,球赛的迷人魅力,在于结果无法预料,若能猜到,也挺无聊。
朋友回忆说,确实很久没好好看过一场球了,又反问:“网购很方便,重回线下去投注,不是倒退吗?”
不见得。互联网创新,在很多领域值得推广,但在彩票业未必合适。从本质上看,购彩是赌运气,盼不劳而获,即便合法,也不值得大力提倡。资料显示,去年中国彩票销量3823亿元,网购约占22%。有人担心,停摆后,庞大的彩民需求怎么办?
这些需求合理吗?为啥非要满足?有些欲望,应当遏制,老想天降横财,不如多读点书;有些行为,不必太方便,否则容易影响正常学习和工作。如果难舍彩迷梦,就多走几步路,去找投注点;而且,纯粹的球迷观赛乐趣,也将离你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