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报积极倡导的上海花城理念、本报积极参与主办的新民晚报四季花展,今年已步入第三年,建设“上海花城”成为今年及今后本市园林绿化行业的中心工作;新民晚报四季花展“领头羊”效应也逐步显现,正带动上海各大特色花展“花开上海”。
梅花节呈“一主两副”
由本报和海湾国家森林公园联合主办的“梅林”2015上海梅花节,当仁不让成为申城早春赏花节庆活动的“领头羊”,市绿化市容局也因势利导,积极引导拥有梅花特色的世纪公园、莘庄公园做足“梅文章”,担当梅花节“分会场”角色,游客接待数量位居前列。上海梅花节由此形成了“一主两副”格局,世纪公园、莘庄公园的梅花特色借上海梅花节而为更多市民知晓。
四季花展聚集人气
2013年春季,本报参与主办首届上海兰展,自此开启与市绿化市容局的全面合作,推出新民晚报四季花展,目前已形成早春梅花展、春季兰展和上海花展、夏季睡莲荷花展、秋季菊花展的花展“四季歌”,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
新民晚报四季花展就像新民晚报“报春燕子”一样,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聚拢越来越多的赏花人群纷至沓来,享受四季有花的“上海花城”美景。同时,四季花展的“领头羊”效应越来越明显,带动越来越多的公园通过举办特色花展,营造各自的花卉特色。夏季荷花展举办时,除了古猗园作为主会场外,还增加了顾村公园、人民公园为分会场,取得较好效果,正吸引更多公园积极争办“分会场”,从而成为四季花展“矩阵”中一员。
特色花展花开遍地
继上海梅花节后,今年申城春季花展将以本报参与主办的上海植物园“上海花展”为“主会场”,上海辰山植物园的月季展、共青森林公园的百花展、顾村公园的樱花节、滨江森林公园的上海杜鹃花展等为“分会场”,走的是“综合花展”加“特色花展”的融合之路。
同时,对于特色花展,市绿化市容局还推荐了一批特色公园。像樱花,除了顾村公园,辰山植物园、上海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鲁迅公园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再比如,月季展,辰山植物园是“主会场”,中山公园、复兴公园、长风公园等看点也不少。
羊年申城夏季、秋季花展则是沿袭上海梅花节的做法,实行“一主两副”或“一主三副”,睡莲荷花展以古猗园为主会场,顾村公园、人民公园、海湾森林公园为分会场;秋季菊展,共青森林公园为主会场,松江菊花文化节、嘉定汇龙潭为分会场。市绿化市容局相关人士表示:“‘一主多副’的花展格局,将有效分流过于集中的赏花客流,提高市民游客赏花舒适度,方便市民就近赏花,调动更多公园办特色、专业花展的积极性”。
本报记者 沈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