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但是今天来调解的当事人丈母娘与女婿却是一对冤家。
女儿老家在启东,女婿老家在扬州。丈母娘的第一眼对女婿就没有好感,加上女婿的家境不太富裕,对这门亲事并不看好。怎奈女儿相中,丈母娘也就积极张罗婚事:先是拿出积蓄为女儿交了首付在常州买了住房;在女儿怀孕不久就搬来与他们同住。
女婿是常州当地一个企业的中层领导,平时也比较忙。就在女儿怀孕8个月时,丈母娘认为女婿应该多陪陪妻子才是,谁知女婿不仅不按时下班,而且经常半夜回来。丈母娘便起了疑心,一天下午,丈母娘约婆婆一起来到女婿的工作单位,想看看女婿到底在忙什么。与其说是看看女婿忙什么,不如说是怀疑女婿“有花头”。对两个老人的“探访“,女婿十分反感,没好气地让他们快走,丈母娘不仅不走,而且声称要找女婿的领导告状,这让女婿很没有面子。一个要上楼找领导,一个在楼梯口堵着,双方甚至动起粗来,后再众人的劝说下,丈母娘与婆婆忿忿不平地离开。
女儿生下儿子后,丈母娘与女婿的矛盾愈演愈烈,主要是在教育孩子上有分歧,每当女婿在教育孩子时丈母娘总要插一脚。一次,小孩在玩金鱼,女婿教育儿子要保护动物,不要伤害金鱼,儿子不听,硬是把金鱼掐死。女婿打了儿子几下,闻声过来的丈母娘一边抱怨女婿不该打孩子,一边抱起外甥就走,小外甥有了外婆的庇护,很不礼貌地用手指点了父亲一下。这下激怒了女婿,上手推了一把丈母娘,双方开始争执起来。虽然后来双方不了了之,但丈母娘对女婿的不满与日俱增。
前不久,学校老师向女儿与女婿反映儿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女儿与女婿便一起教育儿子,因儿子生性倔强,对父母的教育并不乐意接受,女婿就让儿子的手伸出来,狠狠地打了一下,儿子一下子哭了起来。这时一旁做家务的丈母娘看不下去,批评女婿教育方法不对,两人又发生争执。恰巧厨房用水壶烧的水开了,丈母娘走进厨房,没有消气的女婿,紧跟着进去,丈母娘拎起水壶示意如果女婿敢进来,就把水壶浇过去,女婿挑衅地说道:“你浇,你浇啊!”丈母娘气得拿起一旁的菜刀,女婿又挑衅地说:“你砍。你砍啊!”这时的丈母娘还是能够保持冷静的,并没有把刀砍过去。女婿竟上前对着丈母娘的头部、背部大打出手,一旁的女儿劝都劝不住。后来丈母娘及时报警,才使这场纷争得以停止。
这次丈母娘被女婿打得不轻,第三天便回到了启东,并留下遗书,声称自己如果发生意外就是被女婿所害。女婿事后对自己的做法也认识到不对,并写下保证书表示以后再也不会对丈母娘动粗。但丈母娘心结打不开,与女婿一起到电视台要求讨个说法。
当前沪上发生的故意伤害案例不少是冲动犯罪。好在本案例中妻子很贤惠,在丈夫和母亲发生冲突时,始终保持宽容、谦让,从不推波助澜。丈母娘所表现出来对下一代教育的干涉实际上是现在祖父母、外公外婆的通病,也是诱发家庭矛盾、婆媳纠纷的动因。作为长辈应该想开点,对孙辈的教育少插手、少干预。小辈对父母管教孩子的方法有分歧,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沟通,特别是不能当着孩子的面指责,甚至大动干戈。基于女婿的个性和丈母娘的脾气,我主张双方暂时冷静一段时间,丈母娘回去照顾自己年迈的父母,女婿与妻对家务进行合理安排,自己带孩子。调解现场女婿向丈母娘再次表示道歉,丈母娘也原谅了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