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扁担两头挑,平衡才好朝前跑。
当时当地、适时适地、历时历地地说事,才是客观的说世论事,因为你是在行进的时代中往后地说论他事。
当一件上品、好品、珍品之物遭遇意外损伤,修补、修复往往比重新制作要好。不要小看修修补补,那也是一门高超、节俭、有效的技能,有的也弥足珍贵。
总有烦心的事,难得安然心。总有烦心的人,难得泰然事。我心不烦,我心安然,我事泰然——因为坦然和凛然。
任何事,都有学问在内,懂得才知事、成事。学问、学问,有学有问才有学问,不学不问、无学无闻,终无学问和所闻。懂得、懂得,懂,才可能得、才可以得、才可好得……
对他人的尊重、尊敬、尊爱和对公众、公益事的关心、关注、关爱程度如何,往往显现你为人的良心、德性、善行的水准怎样。
成事、成才,总有其主观、主要的原因,也有其客观和众多的因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说你有功,他说他促成。理可能只有一个,成却是综合和众多因素而为。因此,贪他功为己有,视人成当己为,既不客观又不服人,还是谦虚和实事求是些好。功成自有功臣,功臣也乃共成。牛皮吹上了天,掉下来连牛屁也不成。
看上去连命都不要的人(如硬闯红灯者等等),他会要脸面吗。为此,素质未达一定水准时,必须严管、严惩再辅以教育、教导。这样效果会好些,而人的素质也会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