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3: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3月2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写诗学历史
林美霞
  林美霞

  某日诗社老师布置作业,要我们写一首关于历史人物的七律,对历史一知半解的我,不知该如何下笔。踌躇间,听了复旦韩昇教授关于《刘邦治国》的讲座,大受启发,就选定“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作为写作对象,之后又翻看了史记《留侯世家》等相关资料,从中慢慢理出了头绪。原来历史上张良的一切成就和神秘人物黄石公密不可分,我的构思也就围绕着这个主题展开了。

  张良为报国仇雇用杀手刺杀秦始皇未遂,成了通缉犯,开始了担惊受怕的逃亡生涯。却在下邳圯桥遇上了千载难逢的转机,这是他人生中的最大转折点,我突然想到陆游有诗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曾经有位周易专家说过,命运不仅仅是与生俱来,它也可改变,所以命和运完全是两个概念,前者天注定,后者变幻莫测,事实证明张良通过生命中的贵人赐给了他珍贵的《太公兵法》,他精研苦读,最终修成正果,成了一个伟大的战略家,这就是运,否则他就会被历史湮没。于是我写下了第一联:“不在圯桥遇黄石,应无青史子房名”,要表达的便是这个意思。

  第二联写的是“圯桥纳履”的励志故事,据司马迁的《留侯世家》言:张良曾经散步于下邳圯桥之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并冲着张良说:“孺子,下取履!”张良十分吃惊,“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鞋子拿上来之后,老头竟要张良为他穿上,张良强压怒火,“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对张良说:“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五天后的清晨,张良迟到,老头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临走时说:“后五日早会。”五天后张良去时,老头又先在了,复怒曰:“后,何也?”离开时又说:“后五日复早来。”有一个五天后,“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

  这是张良人生转折的关键,忍与不忍在一念之间,真是一忍值千金。为此我写下了这样的句子:“两呈破履皆为忍,三约疏林尽显诚。”

  张良对西汉立国的功绩人所皆知,史记《留侯世家》记载甚详,我试着用诗的语言加以概括,其中化用了刘邦对张良的评价:“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于是写了第三联:“决胜沙场凭妙策,运筹帷幄冠群英”。

  从一个沦落街头的通缉犯,最终成为一代“帝师”,直至封侯,达到人生的辉煌顶点,而他却急流勇退,告病致仕,又成就了他在历史上的另一段佳话。张良的最后一招,实在发人深思。看看韩信萧何,或杀或贬,张良确有先见之明。回想起黄石公曾对他说过,你将来一定会做帝师,如果你想见我,就到谷城山下来找我,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这句话似乎告诉人们,张良的最后归宿应该是去找他的恩师了。师徒二人在山上过着神仙的生活。于是写了最后一联:“功成脱却留侯服,羽化登仙到谷城”。

  通过写诗学历史,真是好方法,我尝到了甜头。今后我想以同样的方法,写韩信,写萧何,甚至写刘邦,写吕后,一部汉初的风云史就了然于胸了。

  十日谈

  学诗者说

  明刊《浅说题画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百姓故事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闻面对面
   第A09版:一周新闻人物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2015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
   第A12版:梦启东方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文化新闻
   第A15版:文化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阅读·连载
   第B06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译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新智
   第B10版:纪实/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2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金色池塘
   第B14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B15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B16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只听得一片瓦响
微信音乐会
如果漫游
英伦诗草(之二)
那些江河湖海
太行山下
写诗学历史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3写诗学历史 2015-03-29 2 2015年03月2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