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娘家的女儿月桂读书一直读到国外,还找了个美国夫婿乔治,生了个混血男孩乳名铃铛,一眨眼,八岁了。今年第一次回外婆家过春节,并要在国内休半年假。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表姊妹四家相约去郊游。我们准备了一大堆吃的,还带了扑克牌,一致要求带上姨娘,以便我们大人玩的时候,姨娘可以看住几个十岁以下的孩子。乔治见状大摇其头。吃可以去餐馆,打牌可以在家里,何必到郊外?我们笑他不懂中国国情。
粗略欣赏一下春光后,大人们吃的吃,睡的睡,玩的玩,三个孩子都交给了姨娘。铃铛呢,爸爸却开始带他来一场真正的郊游。遇到浅滩,乔治就叫儿子观察水势,寻找最浅、水流较缓的涉水点,乔治先探路,看是否可行。选择错了,就跟铃铛讲明原因。选择对了,就带着铃铛涉水过滩。当三米左右的溪流被八岁的铃铛第一次独立涉水穿过时,铃铛兴奋地对我们这边大喊:胜利,胜利!他们还在溪流中认识水花生,感受小鱼滑过脚面的惊喜,不时传来父子俩惊喜的欢呼。
几个孩子受不住诱惑想去:大姐不许女儿去,说衣服会弄脏;二姐不许儿子去,说他体质弱。我也拦住女儿不许去:我们一直按淑女标准培养她,怎能这么野?
按计划,下午要上山。我们原定是坐索道去山顶吹吹风就下来。乔治和铃铛不坐索道,要爬山。女儿坚持要一起爬,我不放心,只有跟从。于是,我们跟着乔治走林间小道,认识了缠在树上的金银花,尝到了野蔷薇的嫩茎,孩子们知道了春天的滋味有点甜,还看见了蒲公英的花,不是吹起来的蓬蓬哦。每到岔道口,乔治都让孩子们根据周围的环境,判断有无危险,能不能走。孩子们说完,乔治再来个综合分析,最后让孩子们自己选择。
半山腰上有个山洞,铃铛要进去,我女儿害怕不敢进,乔治摸出个便携式头灯,戴在她头上,胆小的孩子立马受到鼓励,同意和铃铛哥哥一起进去看看。乔治告诉孩子一前一后走,铃铛手抓一根棍子,挥掉蜘蛛网或小虫。小兄妹探险回来后,小脸红扑扑的,争抢着告诉我们,洞里有稻草,还有被褥,估计是守林人的临时居所。
当我们一路攀到山顶时,其他大人早已等得无聊了,两个孩子,更是连嚷春游没意思,闹着要回去。
零距离感知,才看明白,为人父母的不同之道。看看人家是怎么亲子游,怎么教育孩子的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可不是一句空话。你希望孩子对外界的一切感兴趣,首先你要感兴趣;你希望孩子勇敢坚强有探险精神,你自己要做出榜样。
真正有意义的亲子游,可不简单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