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开设在社区里,离家近,遇到小病小痛,越来越多社区居民都愿意到那里就诊。但是,目前很多社区医院,夜间是不开设急诊医疗服务的。
按常规、说功能、讲效用,政府给予市民的医疗服务模式是:小病上社区医院就诊,大病上大医院医治。既然政府鼓励小毛小病到社区医院,就应该提供相应的医疗条件和服务。可是,社区医院夜间不开展急诊医疗服务,居民晚上身体突遭不适,病了,就只能舍近求远地跑二级、三级医院就诊。这是否违背了社区医院设立的初衷?
社区医院为何不开展夜间急诊?是因为夜间会增加人力成本吗?社区医院本就属于事业单位,其生存主旨是公益性、服务性。既然如此,又怎能以利益为标准?是因为晚上就诊病人相对少吗?君不见,二级三级医院夜晚灯火通明,病人虽比不上白天那般摩肩接踵,但也绝对不少。至于说社区医院的作用只是为了分流白天二级三级医院的就医人数,这样的解释似乎欠缺人性化的思考——是否考虑过患者半夜不得不折腾的感受?是否考虑过半夜陪伴病人的家属的辛劳?更不用说半夜交通不便只能打车之类的实际成本了。
总之,考虑到社区医院的设立宗旨,开设夜间急诊,是不是该引起相关部门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