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七章
郁钧剑
  郁钧剑

  (三)

  我喜欢中国古诗词,是从学龄前开始的。那时候父亲教我背诵的第一首诗歌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母亲也教过我背诵诗歌,她教给我背诵的第一首是“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来,我又把这两首诗,在女儿毛毛三、四岁时教给了她。有一天几乎还是牙牙学语的毛毛,居然躺在床上用她自己编撰的小调哼唱起“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让我好一阵感动。我感动因为这是一种传承,一种来自于我的父母,父母的父母的文化血脉。

  我父亲出身于江苏南通的一个世家,小时候家里就有私塾。因此他有古文古诗词的底子,但不知为何除了他在我小时候教过我唯一一首“床前明月光”外,几乎从来不露。我发现他有古文古诗词这个底子的秘密,是在那个不许读古典文学的“文化大革命”中,偶尔有几次他看见我在偷偷地抄写古诗词,当抄到“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时,他冷不丁地在一旁说,这是北宋李之仪写的。又比如,看见我抄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时,他又会说,这是李白五十一岁时写的,那时候李白刚在长安受贬,心里不痛快。父亲在世时,另一个在诗词上的“唯一”,是教导过我的箴言“年少多读唐诗,老来多咏宋词”。

  (四)

  真正喜欢上五言、七言是十五六岁时了。虽然不懂得平仄对仗,但也胆大包天地在桂林写满了三四本笔记本。喜欢上格律长短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于北京始。那时候刚到北京,形影孤单,格外地思念父母故乡,觉得唯有填词才能弥补感情上的这部分欠缺。当时给我最大鼓励的是,我的文学好友李克威有一次将我刚填好的长短句,拿回去给其父亲,著作过小说《李双双》的大作家李准先生看,事后克威告诉我,说当其父看到“桂树香消,乌桕果落”的句子时,竟脱口问他:“作者多大了?有五十多岁了吗?”

  前年我把从十二岁起所填写的古典诗词收集成册,出版了《郁钧剑古诗词》。在此之前我还出版了五部诗集,三部散文集,这也是我读书后的收获与学习的结晶。 (待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文化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新民法谭
   第A26版:新民法谭
   第A27版:新民法谭
   第A28版:申城社区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新民俱乐部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封面人物
   第B04版: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6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10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房产在线
   第B12版:创业钱途/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4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家装专版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妆容
   第C04版:珠宝
   第C05版:珠宝
   第C06版:摩登
   第C07版:摩登
   第C08版:珠宝
思无邪
读书七章
话到沧桑欲曙天
书法
一幢建筑,一条马路,一段历史
散户炒股
新民晚报夜光杯A29读书七章 2015-05-08 2 2015年05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