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水无痕!在不经意中暮年竟悄悄来临,不免让人心惊!回忆青年时那青涩、懵懂、朦胧与憧憬,一如烟云,唯不能忘记母校的培养,是她使我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想我厦大,风景如画,人杰地灵,仅文科言,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罗常培、顾颉刚、川岛、林庚等先后留下足迹。我能在此读书,何等幸事啊!老师的精彩讲课,中文系图书馆丰富的资料浇灌了我这棵幼苗,令人一生难忘!在母校提前一年毕了业,在校报《新厦大》的记者编辑生活,也是一种磨练!以后,我从福建省教育厅高教处调入上海,参加了《辞海》工作,又陆续编辑了好几部语文工具书。出版了多部作品。我是在差不多五十岁后才开始文史小品的写作的,所用素材实际上很多还是在母校的读书笔记。
当《书香小语》初成之时,不知怎的,又想起母校滨海礼堂,那白城水操台,特别是大学边上五老峰下的古寺南普陀庙,那时人迹罕至,恍如仙境,也是个读书的清静圣地。这些,都常在梦魂中。
有一年春节我未回沪,在夕阳山影中,一位年轻僧人邀我到他禅房小坐,他用香茶、柑橘招待我,赠我佛书,勉励我不要放弃书本,他的话,使我振作起来。在批评白专道路后,这一寒假,我又读了一些书。这位僧人也同样让我难忘。
感谢文洁若女士、丁锡满(萧丁)先生为我的书题字。小书收录读书笔记、书评等约百篇,另有《鲁迅大传》《唐代文学百科大辞典》等审稿报告多篇作为附录收入。感谢母校《凤凰树下》丛书邀我加入,使我有机会可以向母校通过本书报告一个学子毕业后从事文化工作的若干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