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阅读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被遗忘的二战女子飞行队(上)
毛春初
■ 1944年,四位WASP成员在美国俄亥俄州洛克陆军航空基地
  ◆ 毛春初

  战争结束后,女子航空勤务飞行队解散,成员们没有得到军方任何补助或荣誉,档案也被封存,她们对于二战的贡献很少有人知道。1976年,美国空军宣布,空军学院有10名女飞行员即将毕业,“她们是首批驾驶美国军用飞机的女飞行员”。这激起了仍健在的女子航空勤务飞行队队员的愤怒。这件事在美国国会引起一轮激战,女子航空勤务飞行队的档案记录终于被启封。

  1943年4月的一天早晨,德克萨斯州休斯顿市“甜水”镇的居民像过节一样守候在“复仇者”空军基地外,他们兴高采烈像看西洋镜似的,有些人甚至还带上了野炊餐具。“从基地通往80号公路的每个方向的车都停了2英里。”一位17岁的女孩回忆道。

  下午3点左右,数十架敞式座舱单引擎飞机出现在天际。“这边来了一架!”有人叫了起来,“哦,那边也有!”

  兴奋的居民们对这些访客们充满了好奇,毕竟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女人驾驶飞机。而这些女人带给“甜水”镇的不仅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有文化上的冲击。

  女子航空勤务飞行队

  这些飞机属于女子航空勤务飞行队(Women Airforce Service Pilots,以下简称WASP),是二战期间美国妇女在后方组成的一个后勤服务队。

  初来乍到的学员们让当地人大开眼界。她们穿着不合身的咔叽连衣装,“独立、自信、自立,至少在我看来如此。”海伦·凯莉,镇上的一位年轻女孩对女飞行员们如此评价。凯莉在镇上的洗澡堂子里细致地观察这些人,“她们脱得精光,赤着脚在里面追逐,毫不害羞。镇上的女人在洗澡的时候,都得穿着浴衣,裹得很密实。”这些女飞行员说话的腔调听起来也很不一般,“她们骂人,而且用词泼辣,说那些脏词是我们镇上没修养的女人才干的事。”

  “矢车菊”旅馆的老板查尔斯·罗伯逊回忆说,这些女飞行员周末会成群结队到他这里来擦鞋子。“大多数的顾客会给一点小费,或者干脆什么也不给。而这些女人则大方得多。”她们手往裤兜一插,摸到多少就是多少。罗伯逊对这些女人的那种豪爽劲欣赏极了。

  这种豪爽劲也在杰奎琳·科克兰身上体现出来,她是WASP的创立者。

  科克兰也不知道自己是哪年生的,在还是婴儿的时候她就成了孤儿,是另一对夫妇收养了她。这对夫妇很穷,他们在佛罗里达州和乔治亚州的一些小镇上辗转居住。科克兰只上了两年学,就进入一家棉花加工厂干活。那时,她只有8岁,每小时挣6美分。

  为了改变命运,她决定当一名美发师,随后去了纽约。在纽约第五大道,她在一家美容院找到了工作。在一个有钱的主顾的介绍下,科克兰遇到了金融专家弗洛伊德·奥莱姆,并嫁给了他。

  奥莱姆给科克兰买了一架飞机,劝她去学习驾驶。科克兰一听,竟真的去了纽约长岛的罗斯福空军基地学习飞行。在经过两周半的学习后,她获得正式的飞行员执照,然后便迫不及待地把飞机开到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那一年是1932年。

  1938年,科克兰在美国著名的年度跨州长途飞行竞赛——本迪克斯飞行锦标赛上,以8小时10分钟飞行3270公里的成绩,击败了另外9名男飞行员,顿时扬名美国航空界。

  1939年,德军坦克开进华沙后,已是著名女飞行员的科克兰给当时的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写了一封信,建议军队征召女性飞行员:“男人在前方杀敌报国,女人们也可以在后方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譬如驾驶救护飞机或者通讯飞机或者运输机,这样能够让男人们有精力去执行更加重要的使命。”

  但是五角大楼回复她说:“完全不切实际。”一份备忘录上这样写道,女人们“在战时驾驶飞机会过于紧张”。科克兰对这个听起来貌似很恰当的理由嗤之以鼻。1941年夏,科克兰带着总统的“批示”来到五角大楼,这个批示是总统夫人多方周旋才从罗斯福那里弄到的。但五星上将、美国陆空司令亨利·阿诺德依然拒绝了她的提议。他说,军队有足够的男飞行员。

  然而,随着战争的进行,男飞行员的数量渐渐在减少。阿诺德渐渐改变了立场,空军转运部部长威廉姆·特纳也赞成引进一些女飞行员。

  得到空军支持后,科克兰开始在全国大招募。她规定,申请者的身高不能低于1.59米,年龄不低于18岁半,飞行时间不少于200小时。为了吸引技术成熟的女飞行员加入,1942年9月,科克兰在首都华盛顿的“五月花饭店”举行了一场鸡尾酒会,邀请“国际女飞行员99组织”的成员出席。这个组织是1929年由99名美国女飞行员组建的,意在为女飞行员搭建一个交流技术、联络感情的平台。

  “如有需要,你们愿意为祖国而飞翔吗?”科克兰向出席酒会的女飞行员们发出了邀请。两三次联谊酒会后,在科克兰的鼓动下,大部分女飞行员都走出了家门。

  一个月后,“99组织”的成员简·斯特拉汉收到了一份电报,建议她立即报名为国家尽自己一份力。简·斯特拉汉起初以为这是个玩笑,因为她丈夫已经报名参军,开赴到欧洲战场。但经不住大伙的劝说,她也填好了申请表格。

  简是在马里兰州的一个飞机场学会开飞机的,1938年,她获得了驾驶商用飞机的执照,并加入了女子飞行精英俱乐部“99组织”。因为技术过硬,她被聘请为英国恩斯特龙飞机制造公司唯一的女驾驶员,其任务就是向客户展示飞机。

  “我去了休斯顿,成了做实验用的‘小白鼠’。”简·斯特拉汉成了女子飞行队的第一期学员,驻扎在特拉华州威明顿“新堡”空军基地,受空军转运部指挥。当时她的主要任务就是把战斗机从生产线转场到空军基地。斯特拉汉开过的飞机可谓不计其数,后来她回忆说,其型号有Piper Cubs,PT-19,PT-23,Vultee BTs,AT-6,AT-9,AT-17,C-60,C-61,P-24,P-39,P-40,P-47,P-51,P-63。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专版
   第A09版:不屈的上海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社会新闻
   第A16版:公告
   第A17版:公告
   第A18版:互动
   第A19版:中国新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4版:文体/新闻
   第A2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新民俱乐部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招生留学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10版:留学招聘/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健康
   第B12版:医界/新民健康
   第B13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14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15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B16版:大购网专版
被遗忘的二战女子飞行队(上)
广告
新民晚报阅读A31被遗忘的二战女子飞行队(上) 2015-06-10 2 2015年06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