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老年后,口腔情况和其他器官一样,结构和功能趋向衰老。作为消化系统的门户,口腔承担着重要任务。营养丰富的食品,需经过牙齿的咀嚼才能容易吸收。人体获取营养后可增进健康、战胜疾病、延年益寿,而一旦牙列缺损、缺失,则会产生诸多不利健康的问题。下面就来详细看看牙齿缺失会给老年人带来哪些影响?
牙齿缺失的危害
1. 影响面形美观:面形在人体美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牙齿和眼睛又是影响面形最重要的器官。面部外形的美观与协调,是由完整的牙列来维持的,牙齿缺失了在一定的场合会有失大雅,如果牙齿全部缺失对面形的影响就更为严重。
2. 咀嚼功能会减退或丧失:在正常情况下,食物进入口腔后,被牙齿逐渐嚼碎,然后进入胃肠进行消化吸收。当个别牙齿缺失或牙列缺失后,咀嚼效率随之降低或丧失,未嚼碎的食物进入胃肠,从而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3. 相邻牙齿病变:会导致其相邻的真牙向这个缺牙空隙内倾斜、移位,缺牙空隙相对应的牙齿将因无对抗力量而逐渐伸长,产生咬合关系和牙齿排列出现错乱,对剩余牙有不利影响。
4. 影响发音功能:语言是由口腔形成的,牙齿又是发音的辅助器官,当牙齿缺失时,特别是前牙缺失或全部牙齿缺失时,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发音障碍,说话既费力又不清楚。
老年人应避免牙槽骨量流失
牙槽骨量流失的原因有:牙周病和长期配戴活动假牙。牙周病导致牙周组织形成牙菌斑和炎症感染发生,并逐渐蔓延到牙根、牙槽骨,产生牙齿松动乃至脱落,持续降低成骨细胞活性,最终导致牙槽骨萎缩、骨质流失。而活动假牙压迫牙床,支撑假牙的是牙槽骨和牙龈肉,长期的咀嚼压力都由其承受,而且戴上假牙容易压伤、刮伤牙槽骨,加速牙槽骨量流失。
缺牙老人多为“拖延症候群”
我们经常可以遇到很多面容苍老、体质不佳的患者,而这部分人群患牙周病已缺牙多年,且缺失的数量远远不止一两颗。很多牙病患者都是在牙齿的病痛到了非去医院不可时才去看医生,总想着拖一天是一天,能凑合就凑合,哪知道简简单单的一日三餐也会成为最令人头疼的大问题,以至于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牙缺失应及时修复
牙齿缺失后,整个口腔的平衡就会被打乱。若不及时修复,常会导致缺牙间隙附近的余留牙出现倾斜,移位,缺牙间隙逐渐缩小,对颌牙伸长,局部咬合关系紊乱,咀嚼功能下降,食物嵌塞,龋病,牙周损伤等问题。有研究表明,全口无牙者较易发生老年痴呆。
虽然老人掉牙很常见,但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没有牙齿就不能像从前那样不管不顾了,营养丰富的食品,需经过牙齿的咀嚼才能容易吸收。人体获取营养后可增进健康、战胜疾病、延年益寿,而一旦牙列缺损、缺失,则会产生诸多不利健康的问题。而老年人牙齿缺失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