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坊等能成为上海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的建筑,已经是历史保护单位的候选人,在进行相关测评等工作后,有的建筑可以上升到区级、市级的历史保护单位,得到应该有的保护,但是拆迁单位都等不及了。”
——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指出,公益坊有保留的价值。
“它(公益坊)的身份比较尴尬,用国家的《文物法》肯定是套不上的,《上海市文物保护条例》也没有明确规定‘三普点’建筑该如何保护。”
——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负责人认为,公益坊恰好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但并未升级为“文物保护建筑”。
“谁来为受损的老建筑‘埋单’,不是一个可以半推半就的问题。今天我们的一切选择和决定,都将接受历史的检验。”
——针对近日外滩百年建筑被“刷脸”、440年古桥“肢解”等遗憾,解放日报昨日发表评论。
本栏编辑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