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72岁女儿“足不出户”15年~~~
72岁女儿“足不出户”15年~~~
72岁女儿“足不出户”15年~~~
72岁女儿“足不出户”15年~~~
72岁女儿“足不出户”15年~~~
72岁女儿“足不出户”15年~~~
     
2015年06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72岁女儿“足不出户”15年
“70岁照顾90岁”困局怎解?
邵宁
■ 环境优美的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一床难求 种楠 摄
  72岁的华芸已经十几年没怎么出过门了,因为家里有个98岁、患老年痴呆症的老娘。

  许昌路698弄是杨浦区一条老式石库门弄堂,华芸和母亲华凤英就住在其中一幢房子的三层阁里。几天前,记者走进华芸家,看到房间里都是几十年前的老家具,角落里还摆着一只马桶。

  “她也是70多岁的人了”

  华芸个子不高,看上去很瘦弱。除了每天早晨去弄堂口买点菜,她的全部活动空间就是这9平方米的阁楼和晒台上搭出的2平方米厨房。早上起床后,她帮母亲洗漱,烧好早饭,就出去买菜。以前出去时还要把门用绳子扎上,防止母亲乱跑摔跤,今年以来母亲基本上卧床不起,这个动作就不需要了。回来后,她休息一会儿,做午饭,再给母亲喂饭。今天吃炒空心菜、肉片土豆番茄汤。华凤英牙齿全掉光了,华芸把米饭做得软一点,拌一点汤,一口一口喂,母亲可以吃一小碗,空心菜挑一点菜叶给她吃。

  晚上,华芸就打开折叠床,睡在母亲旁边。老太最近日夜颠倒,晚上不睡白天睡,夜里大喊大叫,弄得华芸也休息不好。

  直到下午1点,沈阿姨来了,她才能喘口气。沈阿姨名叫沈训英,是街道安排的助老服务员,50多岁,就住在本社区。华凤英是纳保老人,享受政府给予的居家养老,而且是最高标准1000元,其中包括20元理发、30元扦脚。沈阿姨进门后,就问:“奶奶大便过吗?”一般回答都是“没有”,于是她把华凤英抱到马桶上,让她解手。然后,她给老人擦身、洗脚,接着就麻利地打扫卫生、洗衣服。看到老太皮肤开裂,她就拿出尿素软膏来涂。沈训英每天为华凤英服务2小时,全年无休,节假日都天天来。

  “多亏了了沈阿姨,姆妈身上干干净净。”华芸对沈阿姨十分感激,她说,有时候母亲夜里大小便失禁,她急得没办法,打电话给沈阿姨,沈阿姨也会赶过来,为老太擦洗身体,再把弄脏的被褥带回去洗。沈训英说:“怎么办呢?她一个人弄不动呀,她也是70多岁的人了。”

  沈训英说,以前每隔几天,就和华芸一起把老太扶到晒台上的厨房里,在浴盆里给她洗澡,现在不行了,她病情越来越严重,根本不配合,还胡乱抓人。“你看,今天又被她抓了一下。”沈训英抬起手臂,给记者看上面的红印子。所以,现在只能每天给她擦擦身。

  “也想的,没条件呀!”

  “像她这样的情况,最好是进养老院。那里有24小时护工,还有给老人助浴的设施。”记者说。“进养老院?也想的,没条件呀!”华芸说。母亲现在每月领取720元生活补贴。华芸是支内回沪人员。“1968年从上钢二厂去的江西新余,当时是敲锣打鼓送我们去的,没想到老了回来什么也没有。房子没有,养老金只有2000元,比上海同龄人低一大截。看病还要寄发票回去报销。”她说,市区的养老院最便宜也要3000元一个月,她们两人全部收入加起来也不够。

  记者从平凉街道助老服务社了解到,像华老太这样的情况,如果住养老院,居家养老的1000元补贴可以“带去”。即便是这样,对华芸来说,也是力所不能及。“听说也有郊区的养老院,比如崇明的,2000元不到。不过,实在太远,而且如果条件太差,我也舍不得。”

  华芸还有个妹妹,一来住得远,二来妹夫患癌症,也需要照顾。所以,照料老母的重担就落在她的身上。十五年来,华芸几乎一步不离母亲。要去超市,去医院配药,也要等沈阿姨来。自己的女儿住在真北路,外孙女已经十几岁了,她也不去看。老同事、老朋友打电话叫她出去聚会,她也没法去。这么多年来,除了看电视,她没有任何娱乐。不要说跳广场舞,就连出门锻炼身体,对华芸来说都是奢望。“如果不是守着老娘,我还好出去旅游旅游……”华芸叹口气说,“年龄不饶人。我65岁以前,服侍她还可以。现在已经拖不动她了。再过几年,怎么办呢?”

  进养老院难,该怎么办

  是啊,华芸的境况并不是个例,六七十岁的照顾八九十岁的,这种情况在上海十分普遍。再过五年、十年,这些做子女的自己也要人照顾了,怎么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平凉街道助老服务社社长施长萍说,进养老院难,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像华老太这种因为家庭困难而进不了养老院的,在他们社区有不少。此外,还有些经济条件不错的老人,想去好一点的养老院,不过公办养老院床位有限,要排队;民办养老院又参差不齐。他们也觉得找养老院不易。

  记者在多年来的采访中也发现,对许多有高龄且不能自理的老人的家庭来说,在家照顾,力不从心,但送养老院又谈何容易?近一点的,好一点的,全满了;有空床位的往往看不上。还有,在养老院里,老人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照料,也不太放心。全家人陷入长期的纠结之中。

  在新养老时代,怎么才能找到合适的养老院,成为许多家庭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首席记者 邵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民生速递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武汉会战
   第A09版:武汉会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阳光天地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B06版:资讯/市场之窗
银发浪潮席卷申城 我的养老院在哪里?
性价比高 一床难求
校舍改建 硬件简陋
“星级养老院”收费也“星级”
设施服务都不错,就是太远
“70岁照顾90岁”困局怎解?
新民晚报焦点A03“70岁照顾90岁”困局怎解? 2015-06-22 2 2015年06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