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中国新闻/长三角
     
本版列表新闻
长三角各地推助老志愿服务遭遇尴尬~~~
长三角各地推助老志愿服务遭遇尴尬~~~
长三角各地推助老志愿服务遭遇尴尬~~~
长三角各地推助老志愿服务遭遇尴尬~~~
长三角各地推助老志愿服务遭遇尴尬~~~
长三角各地推助老志愿服务遭遇尴尬~~~
     
2015年08月11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长三角各地推助老志愿服务遭遇尴尬
“时间银行”能否经受时间考验
梅璎迪
  年近八旬的张家寅是苏州杨枝社区“时间银行”第一批志愿者,在“只存不取”地服务了7年后,社区“时间银行客服中心”的志愿者们近日专程上门为她擦洗空调、打扫房间,进行“爱心兑付”。

  “时间银行”的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人埃德加·卡恩提出,在这个特殊的银行里,时间是唯一受认可的“货币”,会员通过为他人提供服务来储蓄时间,当自己需要帮助时,再从银行提取时间以获取他人服务。

  近年来,“时间银行”在长三角地区方兴未艾,然而在运作中却存在着“支取不平衡”、无法“通存通兑”的尴尬。

  运转多年“只存不取”

  苏州杨枝社区的“时间银行”设立于2008年。当年,社区88岁的孤老王玉英突发疾病,日常护理无人担当,同住一幢楼的退休教师张家寅主动请缨,每天两次上门陪医送药、烧饭做菜,开启了社区志愿服务“时间银行”的序幕。7年来,加入到社区“时间银行”的志愿者越来越多,储存的“爱心时间”也水涨船高,超过2000小时的“金牌储户”就有10多位。

  然而,“时间银行”运转多年,只有志愿者默默付出,却无一人支取。社区工作人员曾多次向志愿者们询问有什么需求,他们总是摇摇双手,说自己做点事情是应该的。

  同样遭遇过只存不取尴尬的还有温州的菱藕社区。该小区“时间银行”有“储户”近200名,他们为社区提供着助餐、心理慰藉、免费血压测量等助老志愿服务,“存款时间”超过12000个小时。然而,巨额“存款”背后却也是无人支取的尴尬。为了感谢志愿者的无私付出,社区想尽办法,最终为几个累计时间较多的志愿者提供了一次免费旅游。“但是大多数储户不愿意,也不好意思来支取服务时间。”社区工作人员说,毕竟为大家服务并非图什么回报。

  强制“爱心兑付”

  为了让志愿者消费掉储存的爱心时间,杨枝社区书记胡锡康伤透了脑筋。最早一批志愿者如今都已年届八旬,有几位还没来得及支取服务就已逝去,更让胡锡康感觉时间紧迫。

  去年年底,姑苏区第一家“时间银行客服中心”在杨枝社区设立。“成立的初衷就是鼓励志愿者们消费他们储存的时间,让‘时间银行’达到收支平衡。”苏州葑门街道工作人员谈女士告诉记者,客服中心主要由党团员、大学生和公益社团等组成客服队伍,定期主动询问储户需求,上门送服务。而对那些“不求回报”的志愿者们,客服中心就会启动“强制兑换”,兑换内容包括助老“营养餐”、爱心企业的定额优惠券等。

  期待“青年派”加入 

  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话就是“不求回报”,不过背后的尴尬却是没有年轻人的加入,让“时间银行”变得“支取困难”。在不少设立“时间银行”的社区,“储户们”大多是上了年纪的退休老人。比如温州菱藕社区的志愿者大多在65岁到85岁,嘉兴民北社区雷锋角的志愿者在70岁左右,苏州杨枝社区志愿者的平均年龄也达到了67岁,“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成为社区“时间银行”运作的常态。然而,很快他们也会成为需要服务的对象,但是没有年轻人的加入,今后又有谁来还他们储存的时间呢?

  年轻人为何对“时间银行”的积极性不高呢?除了业余时间不如老年人充足外,社区层面可提供的兑换内容也吸引不了年轻人。记者注意到,不少社区推出的可兑换服务大多以居家养老为主,助餐送餐、心里慰藉、陪医送药等。此外,“时间银行”覆盖的范围大多仅限于社区内,一旦搬离社区,储存下的“爱心时间”也无法通兑通存,造成后继乏力。

  前不久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其中就明确提到将“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等激励机制”,为大中学生建立志愿服务登记档案或记录卡。对此,谈女士充满期待:“如果能上升到政府层面出台政策支持,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相信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加入。”      本报记者 梅璎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时政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2015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读者之声
   第A13版:社会新闻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阳光天地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全民健身专版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专版
   第B24版:资讯/市场之窗
“时间银行”能否经受时间考验
杭州禁止酒店提供一次性用品
渔获大丰收
浙江安吉推行“百姓问政”
侵华日军细菌战铁证如山
江苏三百余人终身禁驾
新民晚报中国新闻/长三角A15“时间银行”能否经受时间考验 2015-08-11 2 2015年08月1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