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商务委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的报告显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核心功能框架已基本形成——
■ 贸易规模稳步扩大 目前,上海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主要贸易中心城市的水平,主要内贸流通指标,包括商品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电子商务交易额等,位居国内主要城市的前列。
■ 贸易功能持续提升 上海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了一批大宗商品的交易市场,并通过这些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延伸形成一批价格指数,成为国内乃至国际该类商品交易的价格风向标,区域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显现,区域市场一体化发展合作机制正式建立,APEC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运营中心落户上海。
■ 贸易主体不断集聚 2014年,全市有进出口业绩企业40665家,其中超10亿美元52家;批发和零售业企业逾14万家,其中超百亿元83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研发中心累计分别达到490家、297家和381家,成为内地总部机构最多的城市。
■ 贸易载体加快建设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运作,建立与国际贸易投资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框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成为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重要承载区。虹桥商务区、迪士尼度假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等重大功能性载体和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