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边糊是福建的一道著名小吃。通常,食客们来份热气腾腾的锅边糊,再佐以烧卖、肉包、春卷、油饼或是海苔饼。于是,干稀结合,有滋有味,开启了崭新的一天。有则广告曰:“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很多福建人早餐的“汽油”与“红牛”,便是锅边糊。
享用锅边糊,还要来点卤菜。这些卤菜的品种极为丰富,有卤肉、卤肠、卤猪爪、卤心肝、卤鸡蛋、卤竹笋、卤千张。
边糊的主料通常有鲜虾、花蛤、蚬子、蛏子、干贝、肉丝、香菇、木耳、金针菜、时蔬等。其食材可简可繁,档次可高可低,既有一定之规,也可随意增减,这直接跟价格相关。再者,锅边糊的制作并不复杂,先将锅具加热,放点食油,然后投放葱姜爆香,随后放入海鲜、山珍诸等食材,稍稍煸炒,加水煮沸。此刻出彩的一幕登场了,大厨要将稀稀的米糊,沿着整个锅边均匀地倒入,这个倒是连浇带泼,是画个大大的圆。其动作之娴熟潇洒,令人眼花缭乱,赞叹不已。待米糊入锅,盖上锅盖,稍煮片刻。其实这煮,是让锅里腾腾的热汽,蒸制着米糊的表面,米糊的底部则紧贴锅边,接受着炉火的烤制。大概一分钟左右,揭开锅盖,将成型的米糊,大片大片地铲落锅中。最后放入时蔬,加放调料便可起锅。
现如今,为满足各路消费者的需求,福建人还特意将锅边糊做成方便食品,其包装就跟纸质筒状方便面一样。人们只需撕开包装,开水冲泡,便可享用。
就锅边糊来说,其实在福建有两个版本:一是海鲜版,一是山区版。海鲜版的锅边糊,其食材均以海鲜为主,高档奢华。海鲜版锅边糊仅在厦门、泉州、莆田、福州一带的沿海城市流行。山区版的锅边糊,则以干货为主,时蔬为辅,其主料通常有木耳、香菇、金针菜、淡菜、鱼干、虾干、虾皮,海鲜极少,甚至没有。时蔬有大白菜、小青菜、芹菜诸等。米糊是一模一样的,烹制手法也是如出一辙。山区版的锅边糊,只在南平、三明、龙岩、漳州一带的山区城镇流布。这样的锅边糊虽是改良,人们照例吃得津津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