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以后,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是属于自己的时间骤减,想要“辣妈自我提升”一下,必须在放倒娃之后。而之前经历了与娃的九九八十一轮搏斗,当妈的往往也已力倦神疲,既看不进书,也无法深思。
然而,互联网这个魔盒总能不断变幻出各种可能。最近我终于找到了带娃进修两不误的新方式——微课堂。上课是在微信群中,提前预告课程开始时间,语音、文字、图片相配合,有老师同学,有教案和作业,课后可爬楼回顾……看起来除了上课场所,别的与普通课堂别无二致。然而上了几次便发现了其中的特殊之处:一来必须有严格的群规,以及不徇情面,会对违规行为果断喊停甚至踢人的助教。在网络上我们总是难忍自己随时插嘴、灌水、提问、发小广告的欲望,然而100个人的课堂,上课时若你一言我一句,回头搞不好要爬1000条以上的群记录,还要从茫茫群记录中筛出重点,实非易事。因此几个微课堂群里经常会看到助教们棒喝“某某违规了,一次警告,下次踢出群”,隔着屏幕都能想见背后严肃的脸,堪比真实上课时“立壁角”。二来,复习随时随地。真实上课,老师的话除非录下来,很难再回顾,所以不能缺课,更不方便走神。微信群里却是随时可以回听,一边看着娃在决明子池里玩得满头大汗,一边偶尔出手平息小朋友之间抢铲子的争端,一边回听微课的事,我没少干,确实做到了学习“只争朝夕”。三来,空间无限拓展。微课堂与普通课堂不同的一点是,准入门槛低,同学们背景多样,能人辈出……有次摄影课下课后大家在群里聊得兴起,发现某人是面食高手,几番撺掇,便衍生出一场微信直播的面食课,大家一眼盯手机,一眼盯案板,天涯共此时,学做猫耳朵。现实生活中毫无交集的同学,在网上打得火热,订娃娃亲的有,约定在某一方的城市见面的有,无拘无束。
我也有幸做过一次网络授课的老师,不过是在网络课程的平台上,所需准备的只有ppt、电脑、话筒。网络课程客户端把电脑显示屏一分为二,左侧供你操作ppt,还可以在上面用鼠标做教鞭示意重点,右侧能看到有多少人进入了你的虚拟教室,也能看到同学们用键盘发来的实时提问,和对授课者某句话的即时回应,授课者可以根据大家的实时反馈,调整下一步要讲的内容重点。这远比师傅耳提面命,学生垂手而立的传统课堂,要亲切得多,也更为活泼生动。
还记得我授课那天,早早打发了娃,自己搬着电脑钻进书房。讲到兴起处手舞足蹈,激动得热了,便拿着纸板扇风,还不自觉捋起了睡裤的裤腿……丝毫不顾所谓师道尊严。当课程结束,看到右侧的屏幕上滚动的问题,同学们发来一朵朵的小红花,心里很是感慨。“互联网+”的时代,人人皆可为师,课堂长着翅膀,只要你有一颗求学求进的心,就好。
十日谈
“互联网+”生活
普法不必刻板,生动反而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