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喜欢和文人为伴,还喜欢和我那些年轻的同事为伴。可不,一趟约旦、以色列之行,她们将计划制定得多好!为了方便参团者对目的地的了解,还特意编了一本旅行手册,虽袖珍,但内涵丰富:天文地理、行程安排、美食购物……真像简约实用的“万宝全书”!价格嘛,她们都是谈判高手,根本不用我操心,我也不会去做性价比。旅游,图的是轻松和省心,也是对组织者的信任和尊重。《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发生地:约旦佩特拉的蛇道;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夺宝奇兵》的拍摄地和故事发生地:沙漠深处的“月亮之谷”瓦迪伦;有神秘高深的耶路撒冷圣地;令参观者内心震撼的二战屠犹纪念馆;还有雅法-凯撒利亚-海法等以色列西岸古罗马时期的城堡遗址与迷人的地中海相拥的美景……
如此有诱惑力的行程,我忍不住想邀作家圈的朋友同去,尽管我同事的团队已早早落实了24位同行的驴友。
一位小说作家说,去年她去过了。
一位报告文学作家一直是出游的坚定派,这次带外孙的外公外婆恰好要出游,他不得不担当起每天送孙子上幼儿园的重任。
一位诗人朋友动手术不久,得颐养身体。两位编辑毫不犹豫地抢到了最后的机位。
喜欢舞文弄墨的南伦回微信:我网上查了下,价格要比你们的便宜,我是尾单,能不能便宜点?呵呵。这是我同事自己组团设计路线让旅行社开的价。我不便去讨价还价。
哦,我想起来了,我九月中旬还要去市郊讲课。
能不能换到上旬把讲座做掉?你不是在职大学教师,应该有更换时间的余地。
好,等我一天。一天过去了,他答复的微信没有从我手机上跳出。
第二天中午,我给他微信了个“?”
很快,南伦的答复来了:讲座时间换好了。再等等,我再问问我老婆,她出去了,得晚上回来。
第二天一早,我同事给我微信了个争取机位的最后截止时间。
我又发了个“?”给南伦先生。
“哦,不好意思,我不能去了,家里要刷墙,是我老婆昨天定的,呵呵。”
我哭笑不得,忍住了一条没有发出去的微信:出游,除了需要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金钱外,去或不去,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
临行前,我的手机上又跳出了南伦的微信:叙利亚在打仗,外出旅游,小命要紧,呵呵。祝一路顺风!
我感到悲哀。是为自己侥幸还是为我们担心?有时候感觉,即使是朋友,交流也是如此困难。热心会遭受某种不快的打击。此种现象也不鲜见。人有各自的苦衷,人也需要脸面。热情与礼仪,真诚与大度如何相谐,不免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