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大妈买黄金、大妈买股票、大妈跳广场舞,虽然不全是贬义,但原本挺亲切一个词,却总让人感觉有些走味了。直到昨天,借着互联网大会的风头,乌镇大妈完成了一次漂亮的逆袭。
当时,新民晚报报道互联网大会的记者正坐在街头加紧编稿发稿。四个乌镇大妈站在一臂之外,标配服装是滑雪衫、围裙,标准动作是双手插在衣兜里,标准神态是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张望——但还不是全情投入,你看,手插衣袋固然是因为天气寒冷,但这一身体语言也透露着一个信息,那就是还没有全情投入(见左下图)。这图在本报官微上推出后,立刻受到网络热捧、热转、热评。记者成了“网红”,但我觉得,乌镇这些正在和互联网零距离接触的大妈才更是主角。
对乌镇大妈而言,可能正在召开的大会,除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出席、除了汇聚四方大佬嘉宾外,不会有太多感觉。乌镇还是那个乌镇,优雅、宁静、别致,透着江南枕水小镇独有的风味。大妈们生于斯、长于斯,这个梅开二度的大会,究竟又能意味着什么呢?如今,面前这个记者通过一台笔记本,将大会信息迅速传递出去,而所依赖的,正是那在生活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如此密不可分的互联网。如果,允许我冒昧揣度下,大妈们此前还搞不清互联网的话,那么还有什么比这个记者的工作画面更直观地展示了互联网呢?
照片就仿佛是一张写意画——如果说记者是与互联网密切相关的行业、人群、工作的象征的话,那么这四个大妈就好比是整个中国。整个中国已经看到了互联网无远弗届的威力,感受到了互联网无所不在的魔力,不断体验着互联网神奇瑰丽的张力,但还需要进一步让双手离开衣兜,去拥抱互联网。
没错,整个中国。因此,中国最高领导人才会在乌镇发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号召。这个共同体的价值正是要让全体中国人都共有、共享的。
如此看来,这张照片的价值,远非网络高企的转发,更是当下现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