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国际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8月25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倍的“最佳助攻手”
肖河
  中日韩第八次外长会议24日在东京结束,客观而言,会议实际成果寥寥。一方面固然因为三国在钓鱼岛、朝核和“萨德”等问题上分歧颇大,确实难以一致,另一方面则因为会议始终笼罩在日本“表面和气、内藏算计”的气氛中。

  就在三国刚敲定议程后,日本外务省马上宣布这是2012年以来中国外长首次访日,是突破性的外交成果。日本媒体随即跟进,大肆报道。作为反击,中国外交部严正声明,王毅此次赴日绝非“访问”。

  可是,中国这一不同寻常的坚决表态,放眼日本媒体,只有《朝日新闻》实事求是地报道了当前中日关系面临的困难。其他媒体,要么如《产经新闻》、《每日新闻》大谈三国联合应对朝核问题,更多媒体则和共同社一样,紧密追随外务省的“外交突破”口径,至少也要说成“强硬与突破并存”。

  一言以蔽之,日本外务省和日本媒体这种集中宣传,就是要营造一种日本致力于东北亚合作,而中国最终只能配合的假象。无疑这是要传播这样的讯息:安倍的外交政策绝非危险的意识形态主义,不会危及东亚局势,也获得了中国的理解。然而,大家心知肚明,事实绝对南辕北辙。

  日本媒体给予安倍政府全力“助攻”,绝非基于此次孤例的无端猜测。事实上,除了围绕外长会议集中宣传三国合作之外,日媒还一直在集体性地反复炒作中国公务船进入钓鱼岛、中国军舰路经日本领海等事件。这些报道往往能活灵活现地突出片面的细节,明显得到政府官员授意和信息提供。在召开七国集团峰会时,日本政府还悍然将南海问题这一与日本无关的话题设置为议程,彼时日本媒体也铺天盖地配合宣传,试图在国际上为此举正名。

  追溯历史,自日俄战争以来,日本媒体素来就有配合政府进行不客观报道、愚弄世人的传统。二战后,虽然媒体的独立性有所增强,也出现了一些坚持新闻独立的报纸,但安倍上任以来对媒体进行了一系列有意无意的“点拨”之后,认为日本媒体逐渐丧失独立性、集体“向右转”的批评不绝于耳。就日媒在此次三国外长会议的表现来看,在话题引导、操纵舆论方面又有所“精进”。

  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安倍政府和部分日本媒体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心机终究不过是自欺欺人,对两国关系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肖河(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新民邻声·热线/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新民邻声·话题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楼市
   第B02版:楼市资讯/新民楼市
   第B03版:好吃周刊
   第B04版:我家厨房/好吃周刊
   第B0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广告
   第B06版:美食地图·广告/好吃周刊
   第B07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广告
   第B08版:资讯·广告/市场之窗
澳大利亚再发疑似极端袭击
王毅:半岛问题“三反对”“三坚持”
安倍的“最佳助攻手”
黑山外长宣布退出 联合国秘书长遴选
广告
新民晚报国际新闻A15安倍的“最佳助攻手” 2016-08-25 2 2016年08月2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