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阳路近云台路
“要道”积水20厘米深
昨晚,市民胡先生向本报记者反映,大雨下了2个小时后,海阳路1265弄对面的道路上积水有近20-30厘米深。
记者来到海阳路靠近洪山路和云台路处南侧,只见吉利名宛小区对面的一条小路上已出现了一条10米左右长、20厘米左右深的“水带”。“别看这条路小,几乎80%以上进出小区的人是要走这条路的。”胡先生话音未落,记者便看到几辆电动自行车蹚水而过,积水淹没了大半个轮胎,溅起高高的水花,有几名正在水中苦苦蹚行的路人躲避不及,被浇湿了大半个身子。
● 张杨路近云山路
蹚水吃团圆饭好狼狈
道路两旁积水严重,随着雨势逐渐加大,不少车辆在驶过积水带时,纷纷减速,刺耳的刹车声、喇叭声此起彼伏,道路上险象环生,交通状况是堵上添乱。
一旁的630路公交车站上,积水已浸没了候车人的双脚。原本打扮得清清爽爽、打算去儿子家里吃团圆饭的汤女士,裤腿已湿了大半,光着脚拎着皮鞋,站在积水中瑟瑟发抖,“水积得介结棍,真是苦煞阿拉了。侬看我多少狼狈,一双‘出客’的皮鞋基本报销。”
● 梅花路近锦绣路
车辆似“汪洋中小船”
人行道上,市民们纷纷将裤腿撩到了膝盖上,蹚水而过,不时还要闪避着过往车辆溅起的水花。停在路旁等人的私家车车主朱先生说,只要一下大雨,梅花路周边就会积水,要很长时间才能退去,“还好我这是旧车,要是新车的话真是蛮肉痛的。”
记者看到,朱先生的前后轮胎已被积水浸没了大半。而来往的车辆,就好像一艘艘“小船”在汪洋中“漂浮”前行。
● 宛平南路肇嘉浜路
“积水症”没人解决
今年“夏令热线”期间,本报曾反映过暴雨后,这里“积水成患”的情况。两个多月过去了,昨天,记者再次来到现场,发现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这里不仅积水深,而且司机的车还都开得特别快。阿拉躲都躲不掉,头湿脚湿身上湿,基本成了落汤鸡!”刚加完班赶回家的周先生是一肚子的怨气,“相关部门老是讲要解决问题,但老是没人来解决,真勿晓得要拖到哪一天?!”
本报记者 徐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