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3月0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幸福复兴公园
沈月明
  沈月明

  两周前的一个周末我去了一次复兴公园。说实话我开始对太太带孩子到复兴公园玩的建议并不赞同,总觉得那里就是一块街心绿地,并没有什么可玩。事实上对孩子来说我的印象没错,但对一个成人来说,尤其对有上海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80年代成长经历的人来说,今日的复兴公园会让人感到非常亲切,让人兴奋又忧伤。

  因为百无聊赖,我在公园的角角落落转了一圈,发现复兴公园简直是文艺指数逆天,幸福指数逆天。这里是退休上海老人的天地,也是当年的弄堂、街坊邻居的欢聚之所。

  两位60多岁的上海爷叔在公园靠马路一边的长凳上吹萨克斯,他们两个似乎是学了不太久的爱好者,虽然吹《回家》的曲调不甚完美,但他们投入的劲头已经吸引听众驻足欣赏。

  最热闹的是大草地边上的一个凉亭,这里正在举行自发的舞会,凉亭四周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小小的舞台上,两三对舞者在忘情地跳舞,曲调都是《今天是你的生日》《洗衣歌》《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种怀旧的曲调,也有节奏强烈的迪斯科,老爷叔、老阿姨蹦起来那个欢快劲不亚于二三十岁的小青年。

  最让我感动的是大草坪后面小树林里三位阿姨爷叔的美声小合唱。一个爷叔、两个阿姨,对着手机上的歌词提示引吭高歌,但实际为不影响别人,他们嘴张得很大,声音很小。这种纯粹、高雅的文艺范,让人钦佩。

  复兴公园有两个舞场,另一个在梧桐大道上的舞场要大很多,主要以交谊舞为主,比之广场舞似乎要更文艺一些。一位操控音响设备的上海爷叔说,他在这里放音乐,没有人组织,都是自发,纯粹是出于自己的爱好。

  有意思的是,在复兴公园,你还可以看到很多几乎消失了的文艺、科技爱好,比如航模、演讲、乐器、美声小合唱等等。这些相对纯粹、高雅,需要你花时间去学习、去苦练,但又没有很功利目的的爱好,令人怀念。

  复兴公园最有意思的是无拘无束的邻里情。来到公园的人,就像当年的街坊邻居,并无防备地自由自在地交谈,而这样的随意和放松,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新民邻声·热线
   第A10版:新民邻声·话题/综合新闻
   第A11版:财经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专版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连载
   第A24版:阅读
   第B01版:新民法谭
   第B02版:新民法谭
   第B03版:新民法谭
   第B04版:家装之窗
快递小哥不能在马路上“撒欢”
幸福复兴公园
打赏有度
以“舌尖上的节约”创造财富
沉迷主播 打赏“奇葩”
丧失安排时间的能力很可怕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幸福复兴公园 2017-03-03 2 2017年03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