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南京西路街道看到,近200名社区代表们被随机分成几个小组,分头热烈地讨论街道今年的工作报告、实事项目、老百姓反映上来的迫切需求等。
在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分组讨论后,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社区居民代表,和主席台上的街道领导们面对面,直接“抛”出一个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南西街道白领和老龄人口较多,如何利用街道所属的志愿者和医院做好工作,为街道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并关爱白领健康?”有社区代表提出。为此,南西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社区要发挥平台和载体的作用,做好居民健康自我管理工作,发动全社会自我管理。同时,将发挥互联网和楼宇结合功能,探索在楼宇建立健康自我管理服务站,采用网上健康自测方式,在软硬件上加大投入,邀请医生进行健康指导等。
“现在许多老小区在大修,大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但有老百姓反映:有些看得到的地方修,但看不见的地方不修。”对于社区代表提出的尖锐问题,南京西路街道有关负责人回应,受资金限制,大修项目的实施将优先解决涉及到居住安全等的迫切需求,实施前将征询居民意见,并在全过程欢迎居民代表监督,事后还将做群众满意度测评,让更多的老百姓受益。
记者了解到,此次南京西路召开的社代会有正式代表145人、列席代表41名、22名大会推荐产生的主席团成员。除了社会各界推荐的社区代表外,还首次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选取了部分普通居民代表,并随机分组,讨论出老百姓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在社代会的恳谈会环节,由社区代表面对面向街道领导提出,当场获得回复。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韩福国博士表示,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上海市委的“一号课题”也提出要创新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建设。为此,在基层治理召开会议的时候,更要注意民主的具体程序和制度,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要积极创新,充分体现出协商民主的实效。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