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受伤赔偿,水太深!”这是很多当事人及家属的相同反馈,相同的一起案件,有的律师开口就是一万、有的律师说3000,“我被人撞了,自己又没有责任,身体撞坏了,行动不方便,又不懂法律,请个律师帮忙,却还得自己倒贴律师费,法律到底帮助谁?”发生交通事故后争取赔偿,目前《民事诉讼法》规定,只有近亲属和执业律师才可以代为处理案件,其他人或者公司,包括法律咨询公司等等都不能接受委托代理案件。
伤者聘请律师代理案件后,律师一般都会收取一定金额的律师费,按照市场行情,律师费有两种收费方式:一种是固定收费,根据估算的赔偿金额,按照5%~10%的比例来计算律师费,固定律师费可以在签订合同时收取,也可以在赔偿款下来以后再收取;另外一种是风险收费,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对某些不确定性,或者需要律师特别争取的赔偿金额,律师会按照最终成功与否,提取一个高额比例。
不管按照哪种方式,伤者按照“市场行情”与律师协商的律师费,一般是比较高的。对于交通事故的人伤案件,上海地区的司法实践中,法院可以让肇事方(被告)承担律师费,但这个律师费法官是根据政府指导价来计算的。一般情况下,构成伤残等级的案件,肇事方会承担3000元左右的律师费,随着级别的提高和赔偿金额的增加,律师费会相应增加,但该金额还是远远低于伤者之前协商支付给律师的费用。因此,两者相差部分就要由伤者自己承担了。正因为存在“剪刀差”,就让很多伤者觉得,自己倒贴钱请律师打官司。
而“新民交通法援”作为公益属性的法律服务平台,平台不向伤者收取任何费用,律师也不向伤者收取任何费用,伤者只需要在最终赔偿后,提取其中法院判决的肇事方承担的律师费金额给律师即可。
本报记者 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