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深秋的时节,我为一批美澳归来的“新华侨”发起了“寻味顺德之旅”。第一天晚上称得上疯狂:6小时吃了3顿!
晚上9点,刚吃完第二顿的我们来到了富华街,寻找《寻味顺德》第一集那间吃猪杂夜宵的“文华老友记”。如果不是因为特别推介,真不敢踏入这间街边店。它的门面,让人想起80年代的广州大排档。
纪录片里有人问:“别人都说你没有招牌?”
店主黄玉仙却掷地有声地回答:“我就是我的招牌。”
这是今天最后一个节目,所有人都承受着脾胃的压力,带着猎奇的激动,打算这一晚“豁出去了”。
文华老友记于每天晚上10点以后,摆到行人道上经营。如果要用四个字形容它,就是“蓬头垢面”。但人气爆棚。
60多岁的黄玉仙在单位退休16年,却在这里上岗16年,且天天都是纯体力活,练得她像一位“钢铁战士”,称得上顶天立地。她手脚麻利人清瘦,我们交头接耳,有这么多猪杂吃怎么还这么瘦?马上有人回我:“过劳了!你看,她手脚不停,开车去买猪杂是她,回到店里剁肉洗切也是她,煮猪红是她,炒菜是她,就连拉开千斤重的活动棚架她也搭上双手助力……累得表情都没了!”
是新鲜猪什,千万不能漏掉“新鲜”二字,天下猪杂何其多,唯有新鲜是灵魂!
9点已经有人坐在人行道上排队等位,且不乏时尚美女,反差极大。
10点过了15分,不知哪儿叫了一声,人来如潮,洪水一样挤到店门前,把那张陈列猪杂的长条桌围了个水泄不通。不一会儿,人群又骚动了一次,这次是抢盛载猪杂的小塑料盆。
原来是猪杂来了!无比新鲜的猪杂还带着一股温热,刚刚倒进一只只大方筐,就被一百双手——抢去!猪脑、猪肝、猪腰、猪心、粉肠、猪舌、排骨……被无数只手抓起,带着血沫黏液,竟然没有人害怕。这抢猪杂的人里面,有一半是美女啊!
忽然,有一女生高高举起一只比拳头还大的猪心,狂喊一声:“快,帮我拍一张!”我一看,天啊,正是来自洛杉矶的女生!
我们两张桌子“8”字型摆在街上,中央架火锅,放了粥水。店家给每桌送来一煲猪红韭菜汤。吃到猪红那一瞬,几个人同时大叫“哗,好正!”一女生沉痛地宣布:“你们,以后都吃不到这么靓的猪红了!”
用滚烫的粥水涮猪杂,刚熟即起,只蘸点姜丝豉油,入口,爽嫩软滑,鲜美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