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起,本报“夏令热线”推出“区长网聊”栏目。搜集“夏令热线”期间,网友对本市各区的城市管理问题的提问,并邀请区长作答。今天,推出第一篇,邀请长宁区区长顾洪辉回答,敬请读者及网友诸君关注。
问:万航渡路什么时候拓宽?
答:今年年内,我们要推进完成万航渡路(中山公园二号门-华阳路)段拓宽改造工程。长宁区重点聚焦“1+4”区块整治:1个市级重点区块,北新泾区块;4个区级重点区块,天山五村、徐虹支线、中山公园和杨宅路区块。目前,“1+4”区块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整治范围面积达819亩,实际共拆除违法建筑约5.9万平方米,区域“五违”问题基本消除。
问:长宁区近几年“夜排档”少了很多,但夏天来了,会不会又“冒出来”?
答:对夜排档这种现象,我们今年夏天会保持高度警觉,露头就打,严盯严管。对轨道交通、医院、学校、菜市场、居民小区“五周边”,我们务必做到“五清”,要让辖区无序设摊总量有序递减。
目前来看,长宁区“夜排档”总量已经减少了近30%;新华、虹桥交界处的凯旋路安顺路口3个夜排档烧烤摊、重复投诉的长宁路396弄夜排档摊点、长宁支路江苏北路烧烤摊等一些夜排档投诉难点被整治取缔。
问:我家住在天山五村,以前厨卫没分隔,夏天一边洗澡一边烧菜,难过煞。今年区里帮阿拉改造了,给区长工作点个赞!
答:谢谢。我们长宁区希望,到2020年基本完成全区非成套公房的成套化改造。长宁区大约有33处、137幢非成套房屋,建筑面积共计约24.6万平方米,约6300多户。我们采取的方法是“一小区一方案、一楼一设计”。
对整体成套小区中存在个别非成套房屋,采取改扩建、内部分割方式解决一批。对条件成熟的零星二级旧里和一级旧里,实施旧住房征收改造一批。对于房屋结构较好的非成套房屋,征收后通过改造装修,用于社区公益项目。对于成片的非成套房屋小区,通过整体布局,以拆多层建高层,“用密度换高度”来解决。今年,我们全力以赴推进天山五村45-46、60-61号年内竣工,以及天山、江苏等社区约7.4万平方米非成套房屋改造。目前,天山五村45-46、60-61号通过室内厨卫分隔装修、内部公共部位贴砖、楼道管线等整治,工程已于上半年完成。新启动的天义小区、紫云小区、愚园路1382-1388号与江苏路186弄四处房屋,约8万余平方米。
问:顾区长,你是长宁区的“总河长”,请问新泾港整治什么时候完成?
答:我们区里,区委书记王为人是“第一总河长”,我是“总河长”,“副总河长”由副区长陈华文担任。长宁区共有河道33条(含苏州河),河道总长度为46公里,水域面积95万平方米。上海市今年黑臭河道综合整治涉及长宁区的河道共3条,分别为新渔浦、新泾港和机场河。新渔浦已于2016年完成整治,新泾港和机场河治理工作将在今年9月底全面完成。
我们紧盯黑臭河道治理目标,做到“三个一”,即黑臭河道情况“一河一档案”、河道整治“一河一对策”、河道责任“一河一河长”。针对新泾港、机场河的河道现状,制定相应对策。做好污染源头控制。推进全区20个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33个市政设施点位雨污混接改造、新泾港沿线5座市政雨水泵站截污改造等工作。开展河道生态治理,2017年打通断头河,实施许浦港(长宁、闵行)断头河整治,新开长宁段约700米;实施河道疏浚工程,对南午潮港、北夏家浜等6条河道以及15处箱涵开展疏浚,总长度约1.63公里;在完成新泾港陆域截污措施的基础上,开展4.2公里河道内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种植水生植物1.2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河道水质。开展河道违建整治,至今已拆除黑臭河道沿线违建6处,拆违面积1375平方米。
本报记者 袁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