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鱼是神奇的鱼!看过俞为洁撰写的《童第周》一书,阿弟感叹不已。
童鱼是以生物胚胎学家童第周名字命名的新鱼种。通常,人们认为由细胞核决定生物遗传性状,而长期从事动物胚胎研究的童第周先生,则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重要条件的观点,决定从研究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入手,来印证自己关于细胞质对于生物遗传性状也起作用,且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起作用的想法。于是,童第周和牛满江这两位敢于“冲破旧有思想框,另辟蹊径创天地”(童第周诗句)的科学家,携手开展了严密的实验。
1973年5月,课题组从鲫鱼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信使核糖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幼鱼渐渐生成为一种变种金鱼,这鱼生着金鱼的首和身,但是尾鳍却由金鱼原来的双尾变成了鲫鱼的单尾——世界上首批单尾金鱼诞生了!书中写道:实验结果“不仅再次证实了摩尔根学派关于细胞核中脱氧核糖核酸的遗传功能,而且首次证实了细胞质中的信使核糖核酸也有遗传功能,两者均能诱导金鱼发生遗传性状上的变异”。这一结果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因为,科学家们创造了细胞遗传学上的奇迹,这些变异的金鱼,成为人类按照需要而人工培育新物种的先例。
阿弟从《大英百科全书》中找到了这一世界级研究成果,这就是以中国人姓氏命名的童鱼。他还上网看到了吴作人作画、赵朴初题诗的《睡莲金鱼图》,画上有五条灵动的金鱼在莲叶边嬉戏,左上角有一条金红色的金鱼,这条鱼与其他四条鱼明显不同,甩动的是奇异的单尾鳍。赵朴初在赞叹“变化龙鱼理可知,手提造化出神奇”之余,又加注说是吴作人首先笑称此鱼为童鱼的。
成如容易实艰辛。童鱼的神奇,缘于人的不凡,而人之超拔和超常,来自几十年如一日的发奋和努力。始终牢记着父亲“滴水穿石”的教诲,童第周创造过一个私塾学生插班中学三年级,学习成绩从倒数第一到正数第一的奇迹;创造过以独特的技法干脆利落地剥离青蛙卵膜,轰动欧洲的奇迹;创造过抗战时期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做实验,撰写了好几篇高质量的论文并得以发表,令前来探望他的李约瑟感到“不可思议”的奇迹;创造过人工饲养文昌鱼在世界上首获成功的奇迹;创造过在一个月左右的实验周期里晚上要研究文昌鱼产卵,清早要观察金鱼产卵,一天十几个小时连续苦战的奇迹;创造过七十多岁时依然可以用比头发丝还要细的玻璃管在半小时内做二三十次精细核移植手术而手不抖气不喘的奇迹……
阿弟想,有人说童第周是歪打正着成了中国的“克隆先驱”,然而,如果先生没有丰厚的学养和开阔的视野,没有爱国的情怀和辩证的思维,没有充分的自信和科学的求索,没有顽强的意志和坚毅的品格,没有切近的观察和亲手的实验,就不可能培育出这种神奇的童鱼——正如童第周所言:“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