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9月1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失望的苹果
连建明
  连建明

  上周,苹果发布了期待已久的三款新手机,包括iPhone 8、iPhone 8 Plus和iPhone X,但是,新手机没有引起消费者以往的热情,失望超过了期待。

  为什么大家失去了对苹果的热情?笔者觉得主要是苹果新手机创新成色不足,与iPhone 7相差不大,价格却要贵很多,甚至一些铁杆果粉失去了更换新iPhone的欲望。之所以创新成色不足,是因为这些新技术实际上已经不新,中国一些手机早已用上这些新技术。

  比如,价格近万元的iPhone X号称新技术最多,包括全面屏、刷脸技术、AR技术等,然而,最被推崇的全面屏,全世界第一个推出的是中国的小米,去年就推出了全面屏,今年已经是第二代,中国手机今年将纷纷使用全面屏。至于刷脸技术,中国手机也早已使用,刷脸在中国已经不是稀罕事情,从银行取钱到购物,刷脸技术使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大。AR技术也不是新鲜事。

  因此,苹果的新技术并没有给人新鲜感,苹果已经不是全球手机技术的引领者,中国手机技术正后来居上,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市场份额也稳健扩大。根据一份统计报告,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前五位,除了第一的三星和第二的苹果,后面三位都是中国品牌手机,其中,排名第三的华为,与苹果只差0.7个百分点。

  手机是一个市场规模非常大、技术含量非常高的行业,手机刚刚出现的时候,中国连电话都没有普及,根本制造不出手机。早期手机品牌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但是,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国手机已经从一无所有到全球第三,而欧洲、日本几乎退出市场,被中国远远甩在后面。

  中国手机的发展是从配套做起的,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手机最主要的配套生产基地,像三星、苹果很多都是在中国生产的。正是有了完整的配套产业,随着自己不断掌握技术,才使得中国自主品牌手机异军突起,以很高的性价比赢得市场。因此,做配套没有什么不好,中国很多新科技都是从基础的配套做起的,只有基础做好了,才能向中高端发展。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阅读上海100胜79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科创上海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连载
   第A21版:阅读
   第A22版:军界瞭望
   第A23版:军界瞭望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如何看待“10万+可当发期刊”
失望的苹果
“故宫跑”,井喷的文化激情如何从容安放
“捐髓记”走红贵在真实客观
知识春天
甘当“农夫”收获喜悦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5失望的苹果 2017-09-18 2 2017年09月1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