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崇明区与市农委召开崇明农业招商推介会,推出5万亩优质土地对外招商,希望通过化解土地流转情况与外界投资意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入有资本、懂技术、会经营的优质经营主体,引进符合崇明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的项目。
“2+2+1”打造农业新布局
两个优质农业企业集聚区、两个农业合作社集聚带、一个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根据行动计划,崇明将形成“2+2+1”农业新布局。
“两区”中,港沿镇区域将打造种源研发、优质品种选育、特色农业展示的科技农业集中示范区,崇明现代农业园区将成为集规模化、高标准农业种植和农产品深加工的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两带”所经的港西镇北双村三湾公路和竖新镇仙桥村,将分别立足各自现有特色合作社,形成民俗文化、农业体验的休闲农业示范带;“一园”为横沙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将通过集团化、规模化树立高端绿色农业示范标杆。
此外,崇明将推进花卉苗木产业发展,依托西红花、红掌鲜切花、水仙花、黄杨等现有花卉苗木产业,引进国内外知名花卉生产企业;引进和保护优质种源,提升崇明白山羊、沙乌头猪、芋艿、白扁豆、金瓜等特色农产品的保种选种,引进培育除清水蟹、柑桔、翠冠梨以外的优质农产品;崇明还将建立崇明绿色农业发展负面清单,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禁止掠夺性种植和不规范养殖等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
到2020年,崇明全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的农田面积比重达到90%以上,绿色食品认证率达到90%,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比重达到85%,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达到75%,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亩均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降低至16.7公斤和0.4公斤。
“5万亩良田”筑巢引凤
目前,崇明全区农村土地规范流转面积达到44万亩,流转率77%,规模化水平正在逐年提高。新型设施农业、高科技农业项目增多,全区已有10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博士农场、开心农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新型主体,成为引领崇明绿色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接下来,崇明既要培育现有的优质经营主体,更要面向全国、全球开展农业项目招商引资,进一步加强种源农业、循环农业、花卉产业和高标准设施农业建设。本次招商推介会即是尝试探索,推出的5万亩良田中,500亩以上规划土地2.25万亩,百亩以上土地1.15万亩。
据悉,崇明推出了两项政策,一是为解决外界投资需求与土地供给情况不对称问题,将30亩以上农用地的流转管理统一集中到区级层面,通过公开交易平台统一发布招租,让投资者有更多选择空间;二是为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减轻投资者进入高标准农业生产领域的压力,由区全额出资建设玻璃大棚等农业设施,租赁给经营主体运营。
此外,崇明将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聚焦绿色发展、科技兴农、主体培育、品牌建设、产销对接等五大方面,在科技、人才、建设、规划、税收等多方面的政策需求上,对优质农业经营主体予以更多倾斜和扶持。
本报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