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郊野大地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1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严永芳 绘出乡村生活的“百科全书”
范洁
  做酱瓜、掘竹笋、挂大蒜、拍芝麻……在嘉定华亭镇主干道霜竹公路上,有一条230米长的蓝底景观带,近30幅反映本地民俗、节俗、农俗的画作,组成《记忆中的乡愁》特色小景。

  这只是撷取“老画人”严永芳上百幅作品中的一部分。出生于华亭镇北新村、年过八旬的严永芳是土生土长的嘉定农民,全凭对艺术的兴趣和对家乡的深情,用双眼发现、在脑海里搜寻,以纸笔抢救这些已经散逸或即将消逝的乡愁,被称为“乡村生活的百科全书”。

  少年时,乡间的花草牛羊都落入笔端。务农后,严永芳以养猪生活为蓝本创作的连环画《小饲养员》,入选上海和全国的工农业余美术展览。妙笔生花,他被调入手工业局,从事黄草织品和绣品服装的设计。退休后,又回到田间的严永芳萌生记录民俗的念头。

  “2012年,我画了第一幅长卷《故乡——严家阁》,根据儿时印象,还原从小生长的村宅,乡坊周邻看后,都说能在画里找到自己曾经的家。”不是科班出身,没有华丽技法,严永芳秉持朴素简约的风格,力求真实重现。

  严永芳的“画室”即在老屋的客堂间,一张八仙桌、一支旧钢笔、几叠画纸。每绘一幅画,他都先用铅笔打好草稿,揣摩修改过几遍,再勾勒出大概轮廓,最后用钢笔加深。

  故乡,是严永芳民俗画中不变的主题,希望将经历过、生活过的农家场景留存与传承。例如,仅是“种植水稻”这一件事,严永芳就画了摊田、莳秧、拔秧、耥稻、稻草人、斫稻、秋收等多幅作品,覆盖整土、插秧、除草、收割、脱粒等各个环节。

  “如果给民俗画取个总题目,就是‘故乡情深’。回忆童年,寄托乡情,画中有些人物其实就是我自己。”尽管已是耄耋之年,而且腿脚不便,但严永芳仍然笔耕不辍,并集结出版成册《乡土乡俗》,也成为了乡愁记忆的一部分。

  本报记者  范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郊野大地
   第A06版:读者之声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聚焦/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话题
   第A12版: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家庭理财
   第A18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A19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A20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文艺评论
   第A22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A24版:广告
崇明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写新篇
“项目走校”让郊区孩子共享课外活动
严永芳 绘出乡村生活的“百科全书”
郊区新事
乡味河鲜“海碗菜”
新民晚报郊野大地A05严永芳 绘出乡村生活的“百科全书” 2018-01-06 2 2018年01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