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的案头清供是南天竹和佛手。
有人说南天竹珊瑚色的果实艳得不够清雅,我却觉得萧瑟的季节尤其需要这一点亮色。冬天花少,不过有卫矛、南天竹、石楠、紫金牛、海红豆、万年青,大叶冬青和枸骨这些红色的果子来补缺。曾看过一幅叫《岁朝清供》的国画,画面由高到低,分别是腊梅、南天竹、水仙、万年青,佛手和红柿,繁复而秀丽。友人家的窗下用扁形长方盆种了几株万年青,冬日里自成一景。然而矜贵的盆景我侍弄不来,只会在冷色调的细口瓶中插上一枝南天竹。
网购了一箱金华佛手,一打开佛手的清芬扑面而来。佛手是香橼的变种,香气比香橼浓郁耐久,口味却酸涩不佳,大多用来泡茶、煮粥、腌果脯,属于格调胜于实用的类型。汪曾祺先生在小说《鉴赏家》里,写到果贩叶三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写的就是讲究的人家将佛手和香橼作为清供的旧俗。如今北方冬季把佛手当摆设的少了,佛手产于浙江、福建、两广和云贵,毕竟产地远不易得。南方人仍保留着这种习俗,闽南和台湾的寺庙里,佛手是重要的供果之一。
再壁垒森严的城堡,也需要花木扶疏的院落来缓和人的视觉。人的寓所也相同,即便养不了花,也可以插几枝花,摆几枚合意的果子做清供。有人在微博里写到故人前来探访,送客后发现他送的不是玫瑰、百合,而是一捧山茶,略微有些诧异。
“坐在花下,心里忽然有些抱歉——原来这似无话的故人,却是懂你的。”这已不是生活美学,而是人与花,人与人的相投,是人生里一点切实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