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展现普契尼对古代中国的无尽想象~~~
展现普契尼对古代中国的无尽想象~~~
展现普契尼对古代中国的无尽想象~~~
     
2018年01月23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展现普契尼对古代中国的无尽想象
《图兰朵》散发“茉莉花”香
朱渊
■ 《图兰朵》彩排  记者 郭新洋 摄
  《图兰朵》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根据童话故事《杜兰铎的三个谜》改编的三幕歌剧,是他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部作品。尽管普契尼生前并未完成此剧,他的笔停在了柳儿为爱献出生命的那个瞬间,但近一个世纪以来,《图兰朵》依然被不断搬上舞台。人们被剧中神秘的蒙古公主吸引,也试图还原或是描绘出普契尼歌剧中的东方国度。

  昨晚,被导演罗伯托·安多形容为“充满梦幻色彩、具有魔幻力量”的歌剧《图兰朵》在上海大剧院彩排。自由“混搭”的古代服装,乃至“图兰朵”请安时半蹲摆手的姿势,都如实展现了导演对歌剧中普契尼描绘的中国的无尽想象,也将“魔幻”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最让人回味的,还是由始至终回荡的《茉莉花》调。

  十八世纪末年,这首原本仅流传于江浙一带的民歌小调,被首次带到西方。1804年,又有个叫约翰·贝罗的英国人,在他出版的《中国游记》中记载了《茉莉花》歌谱并刊载出来,于是,这首歌遂成为以出版物形式传向海外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开始在欧洲和南美等地流传开来。

  1924年,普契尼在癌症的病患中完成了歌剧《图兰朵》,并将《茉莉花》的曲调作为该剧的主要音乐素材之一。1926年,该剧在意大利首演,自此,中国民歌《茉莉花》的芳香,随着这部经典歌剧流传世界。在“如何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被一再探讨的今天,《茉莉花》的海外飘香或许能给人以启发。

  剧中招募的童声合唱小演员在演出中也分外亮眼。当身着白色仙子服的孩子唱着《茉莉花》曲调走过舞台时,人们看到的是中国歌剧的未来。  本报记者 朱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新民眼
   第A04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5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6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7版:上海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第A08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9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A21版:新民法谭
   第A22版:新民法谭
   第A23版:新民旅游
   第A2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广告
   第A25版:新民旅游/别处风景·广告
   第A26版:旅游资讯
   第A27版:旅游资讯
   第A28版:旅游资讯
   第A29版:旅游资讯
   第A30版:旅游资讯
   第A31版:旅游资讯
   第A32版:广告/新民健康
“攀登”勇突破 “突破”敢攀登
《图兰朵》散发“茉莉花”香
大世界发布中国魅力榜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4《图兰朵》散发“茉莉花”香 2018-01-23 2 2018年01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