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目前,中国旅游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去年旅游业综合贡献8.77万亿元,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达11.04%,对住宿、餐饮、民航、铁路客运业的贡献超过80%,旅游从业者8000万人,对社会就业综合贡献达10.28%。截至去年底,全国已有144支旅游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超过8000亿元。去年全国旅游投资达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
旅游业社会综合效益日益凸显。去年中国人均出游已达3.7次,旅游成为衡量现代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刚需。每年近50亿人次的旅游市场,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民素质、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渠道。
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2017年境内旅游市场为50亿人次,比2012年增长69.12%,年均增长11.08%。2017年入境旅游人数为1.39亿人次,比2012年增长5%,年均增长1%。2017年出境旅游市场为1.29亿人次,比2012年增长了4580多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9.17%。
杭州上海等成为优质目的地
中国旅游将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近年来,天价虾、天价鱼、蚊子客栈、强制购物等旅游事件频发,人们对优质旅游消费的愿望越来越迫切。国家旅游局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优质旅游产品游玩人次是2016年的1.8倍;80后70后用户对优质旅游要求最高。从售前咨询与售后点评数据来看,用户在酒店、餐饮、景区品质及线路产品的行程设计上最为关注。度假区式的特色度假酒店,5A、4A级景区,行程舒缓、景区和酒店高档的线路,最受游客欢迎。从地域来看,上海、北京、广州、杭州、青岛、南京、深圳、武汉、苏州、沈阳游客在优质旅游产品消费中排名前十。优质旅游消费的境内十大目的地是杭州、上海、三亚、北京、广州、成都、苏州、青岛、宁波、西安。
人们对旅游品质的关注更高了。用户的消费在升级,对价格的敏感度降低,甚至对一些明显低价产品有了警惕性,消费更加理性,更愿意购买价格与质量相匹配的产品。
树立中国旅游品牌优质形象
优质旅游是更加安全的旅游、更加文明的旅游、更加便利的旅游、更加快乐的旅游,中国旅游行业从“有没有”开始转向“好不好”。中国旅游产品结构未来将极大优化,以邮轮旅游、自驾车房车营地、低空旅游为代表的“海陆空”旅游新业态新产品不断丰富,体育游、文化游、康养游、研学游等融合产品层出不穷。
中国将大力实施“优质旅游”品牌战略,推出若干中国旅游品牌强省,擦亮5A、4A级景区金字招牌,提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牌,塑造中国旅游休闲示范城市品牌,优化星级饭店、精品旅游饭店、文化主题旅游饭店、旅游民宿品牌等,在国际上树立中国旅游品牌优质形象。到2020年,中国旅游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7万亿元。
此外,中国旅游今年将全面深化国际合作,举办中国—欧盟旅游年、上合组织旅游部长会议、中俄蒙旅游部长会议、中美旅游高层对话等活动,统筹出入境旅游市场优势,深化“一带一路”旅游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旅游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全面提升中国旅游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本报记者 沈琦华 图 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