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毛体书法家张玉迎先生是在2016年。那年3月份,上海文联举办新大楼展厅落成后的第一个书画展:“张玉迎毛体书法展”。在我的印象里,张先生的毛体书法写得纵横驰骋、体势开张,无论在章法结构还是神韵方面,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年逾七旬的张玉迎,青少年时就有着很好的书法根基。这对他进入毛体书法领域是个有利条件。作为一位有文化素养的党务工作者,他敬仰毛泽东思想,视之为人生道路的指南;他熟读毛泽东诗词,经常参加毛泽东诗词朗诵会。与此同时,他被毛体书法的大气磅礴,豪放不羁的气势所震撼,立志以此作为自己书法艺术追求的目标。不知不觉,他在这条道路上摸爬滚打50多年了。
张玉迎深知达到这个目标的不易。在中国书法史上,毛体书法有着重要地位。它着眼于大布局,看似不拘小节,其实博采众长、功夫深厚,表现出恣肆淋漓、苍劲优美、丰富多彩的特点,虽狂放而不失法度,自有强烈的视觉美。而贯穿其中的,则是创新精神、天纵自然和豪迈气概。这个高度当然不是每个毛体书法家都能达到的,对此,张先生有自己的想法。他说:“我不敢有更高的奢望。我只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前进。只要能按照毛体书法的特点进行艺术创作,提高自己的鉴别审美能力,在弘扬毛体书法方面作出一点贡献,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些年来,张玉迎一直朝这个目标努力着。他投在书法名家任政门下,在他指导下苦临包括二王、怀素在内的名家碑帖。在此基础上,他广泛搜集,认真研读毛体,尤其是诗词手迹,反复临摹,仔细品味其要领,领悟其意境,把握其精髓。
他终于脱颖而出。《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清平乐·六盘山》、《采桑子·重阳》、《七律·长征》……一幅幅佳作吸引了各地书法爱好者青睐,在各种展出中获得好评,也被境内外不少藏家收藏。这些作品,笔势飞动,线条流畅,整体和谐,寓正于斜,错落有致,一气呵成。一句话,作品出现了由形似向神似的转变。
现在,张玉迎先生的书法创作又有了新的尝试,即用毛体书法的风格来书写唐诗宋词和今人名作。这同样是个艰难的创作之路。不过我想,以他的执着和坚韧,我们一定能看到他取得新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