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这台音乐会的艺术总监,上海音协主席许舒亚已忙了大半年,从召集创作人才到确定创作题材,既要尊重作曲家内心意愿“自由选题”,也要顾全整台音乐会的风貌和气韵,还要协调大家的步调和节奏。让他欣喜的是,选人并不难,上海作曲方面的人才并不少。
最终参与此次创作的八位作曲家中,既有上海本土音乐家许舒亚、徐孟东、叶国辉、周湘林、陈牧声,还有北京和天津的作曲家秦文琛和徐昌俊,以及旅奥作曲家黄霭琳。许舒亚颇为自豪的是,八位作曲家中,七位都是“上音出品”。而唯一一个例外——黄霭琳,也和上音有着很深的渊源。
二十一世纪,人才是最受瞩目的软实力。这台音乐会是中国音乐家将中华创世神话内容付诸于交响乐创作的首次尝试,许舒亚说:“能汇聚这么多作曲人才,发挥的是我们上海‘码头’作用,而看着这些烙印‘上音基因’的作曲人才能在现今音乐界发光发热,让我们看到上海要做文化源头的决心和实力。”
本报记者 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