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3: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5月0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听夏弘宁谈上海蔬菜供应
葛昆元
  文 / 葛昆元

  今年3月末,读了《新民晚报》转载的《菜篮子里看民生》一文,感触颇深,不禁想起了几年前仙逝的夏弘宁先生。

  夏弘宁先生是著名文化名人夏丏尊先生的孙子。他除在上海金融系统工作外,还曾多年从事上海蔬菜的组织供应工作,历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亲身经历了上海蔬菜供应从极度紧张到随到随买的繁荣景象。

  那是十年前的一个下午,夏老给我讲述了上海蔬菜供应的往事。

  一开始夏老就说,700多年前上海已是一座港口城市。城市里种不出蔬菜,市民吃菜必须去购买农民或小贩挑运进城的蔬菜、禽蛋和其他副食品。鸦片战争后,上海商业发展,人口猛增,随之产生了蔬菜地货行(即早期的蔬菜批发行),不久还办起了菜市场。地货行作为菜农与菜贩中间的批发商,代客买卖,收取佣金。由于利润可观,蔬菜地货行逐步被一批流氓、菜霸所把持。直到上海解放初期,上海蔬菜批发还完全由这些地货行控制。他们既向菜农收取成交额的10%,又向菜贩收取4%的高额佣金;菜少时还抬高价格,市民叫苦不迭,菜多时则向农民杀价,菜贱伤农。对此,上海市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迫使私营地货行降低佣金;随后又加快对私营地货行的改造,成立上海市蔬菜公司,将蔬菜供应全面纳入计划管理,保证每天向每一位上海市民供应5两蔬菜。如此,存在了100多年的蔬菜地货行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

  “应当承认,为了实行上海蔬菜的计划供应,国家和上海有关部门是做出了不少努力的。”夏老说,比如,1958年为了解决上海蔬菜和主副食品的供应,中央将江苏省的松江、宝山、嘉定、川沙等10个县划归上海市,使菜田面积扩大一倍多,并规定专业菜田必须常年种菜,不得插种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还严格规定专业菜田生产的蔬菜,菜农不能私卖私分,更不能拿到集市卖高价,必须全部进入国营蔬菜批发市场,统一分配市场,上海市民则凭卡买菜。

  “但是,”夏老接着说道,“当时的蔬菜生产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再好的计划,也可能变成‘滑稽’。”

  的确如此,计划供应的头三年,上海蔬菜供应情况比较稳定。但到了三年困难时期,上海开始出现排队争购蔬菜的现象。1959年初上海每人每天只能供应2两蔬菜。市民们为了多买点菜,起早排好几个队,还常常引发争吵,秩序混乱。这种情况一度还引起全国上下朝野关心。夏老说,当时叶圣陶老先生在与他的通信中,常常问到上海市民吃菜困难缓解了吗?国家也全力支持上海,江南造船厂制造的第一艘万吨轮“东风号”,首航就是开赴天津、青岛装运近万吨大白菜,驰援上海。但是,这些依然不能真正解决上海市民的吃菜问题。后来,上面竟然指令菜田改种粮食,种蔬菜则片面追求数量,造成蔬菜品种单调,淡旺季矛盾扩大,供应大起大落,不仅市民买菜更难,而且还浪费严重。虽然从1974年到1991年国家为上海市民吃菜拿出7.4亿元财政补贴,但市民依然抱怨说:“买菜难,难于上青天!”

  “说老实话,我们蔬菜公司的同事,包括各菜场营业员都是起早贪黑努力工作,想尽了各种办法,就是满足不了市民的买菜需求。”夏老十分苦恼地说。

  怎么办呢?“有句话说得好,何以解忧,唯有改革。”夏老说,市民买菜难的问题,逼着他们去改革。

  变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尤其是“菜篮子工程”实施之后,上海蔬菜产销逐步向市场经济迈进。蔬菜公司先在十六铺试办贸易货栈(次年改为蔬菜副食品交易市场),实行开放式经营。“人不分公私,货不分南北”,均可在此自由交易。很快上海市郊也办起多家交易市场,各地进入上海的非计划蔬菜已占到三分之一左右;2006年仅江桥蔬菜副食品市场经营的蔬菜就达到165万吨,相当于计划经济时期上海全年上市量。与此同时,重新开放集贸市场,不久集贸市场的蔬菜年经营量也占到总供应量的三分之一。之后,随着科学种田为广大市郊菜农所接受,淡旺季蔬菜供应更趋平衡。当联华、华联、农工商、家乐福、麦德龙等超市纷纷经销蔬菜时,市民们确实已跨入了随到随买的新时代,那种“买菜难,难于上青天”的尴尬局面,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

  临别,夏老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说:世间万物都是沿着一定的内在规律前进的。大到国家、民族,小到一个城市的蔬菜供应,概莫能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连载
   第A21版:阅读
   第A22版: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书法
听夏弘宁谈上海蔬菜供应
喜遇“梦五十九”
孙子给我当“校对”
机床厂的俱乐部
新民晚报金色池塘/晚晴风景A23听夏弘宁谈上海蔬菜供应 2018-05-04 2 2018年05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