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上海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陈望道旧居完成修缮~~~
陈望道旧居完成修缮~~~
陈望道旧居完成修缮~~~
陈望道旧居完成修缮~~~
陈望道旧居完成修缮~~~
     
2018年05月04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望道旧居完成修缮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试运行
张炯强
  本报讯 (记者 张炯强)在复旦人的心目中,“国福路51号”是一个熟悉又亲切的地址。这里曾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住所,记录了1956年至1977年间,他在复旦的生活形迹与工作点滴。近日,这幢掩映在绿意中的洋房经过修缮,以《共产党宣言》展示馆的新身份进入试运营期,重新回到复旦师生和公众的视野中。

  推开国福路西侧的一扇黑漆大门,一幢正面望去呈“凸”字形的独立小楼映入眼帘,修缮后的陈望道旧居在绿树环绕中面目一新。展示馆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和复旦大学发起,上海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支持设立。这里常设“宣言中译·信仰之源”主题教育展,系统展示了《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传播、翻译、版本,及其对中国革命和革命者的巨大影响。

  序厅里,陈望道1920年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浮雕静静陈列,与一件中央编译局赠送、由《共产党宣言》中文全文排列而成的马恩浮雕宣传品相映成趣。

  从“诞生:阶级使命、人类解放”“共震:华夏命运、道路抉择”“中译:承译巨著、传播火种”到“影响:信仰之源、时代担当”,展厅通过四个章节将相关内容尽呈。不仅展示了1920年出版的首版陈望道中译本,再现了承印首版《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又新印刷所,还专门辟设版本厅,用以安置从坊间搜罗的部分宣言版本。其中,就包括1918年的珍贵德语版本,和刊载了幸德秋水《共产党宣言》日译全文的图书《社会主义研究》。据现有研究,后者便应是陈望道作为中文翻译依据的底本。

  一层展览以“宣言中译·信仰之源”为主题,展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中译和影响,彰显上海红色起源地的精神与传承;二、三层介绍《共产党宣言》全文首译者陈望道的生平事迹,勾勒作为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思想家、学者的陈望道的光辉人生。

  二层的书房复原厅里端坐着陈望道蜡像,他仍然笔耕不辍,亦如生前常有的状态。几张书桌上,还堆放着普通话推广方案,《辞海》定审稿,校长室的行政公报。此外,陈望道的社会履职和复旦印记也再现于部分展品之中。

  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表示:“如果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真理之光’,《共产党宣言》就是‘信仰之源’,在中国大地上催生了无数革命先驱源源不竭的奋斗动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我们以‘信仰之源’为主题将陈望道故居打造成《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使之不仅成为复旦党史、校史的教育基地,也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红色地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财经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文体新闻
   第A14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6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连载
   第A21版:阅读
   第A22版:金色池塘
   第A23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她引导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壮士许国 永留芳华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试运行
全国盆景大师作品开展
不妨多点“寒酸气”
新民晚报上海新闻A07《共产党宣言》展示馆试运行 2018-05-04 2 2018年05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