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徐某的公司上海某塑料有限公司,与本市一钢材公司签订长期采购“含耐材结构件”(废钢)的买卖合同。负责采购事宜的徐某,成了该钢材公司的“熟面孔”。2016年冬,徐某听说有设备可安装在磅秤上,使装载货物的车辆过磅时减重,便动起了歪脑筋。2017年2月,徐某找王某帮忙,安装减重遥控装置,后经王某介绍,又认识了韩某,3人建了微信群,商量在钢材公司称重地磅上安装减重遥控。最终3人约定,由徐某提供钢材公司员工的制服,王某和韩某穿着制服混进钢材公司,偷偷将电子遥控芯片控制称重计量器,安装在地磅秤上。
同年3月8日,钢材公司的9号地磅秤突然不停语音报读,工作人员小黄发现磅站显示器有7吨重量一直消不掉,到地磅秤底部检查,发现连接重量仪表的电缆线被人做过手脚。小黄赶紧调取监控录像,监控显示,中午12时,有穿着公司制服的人钻入磅底。钢材公司经过调查,发现徐某、王某和韩某并不是第一次在地磅上安装减重装置,此前还分别在2月21日及22日、3月6日,将9辆装有废旧钢材的货车,在上磅时减重。钢材公司立即向警方报案。
当日,徐某便被警方通知到案,王某和韩某也在几日后被抓获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