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文体汇/聚焦
     
本版列表新闻
~~~——加特林欲更新“传奇”定义
~~~——加特林欲更新“传奇”定义
~~~——加特林欲更新“传奇”定义
     
2018年05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家伙不愿随闪电离去
——加特林欲更新“传奇”定义
金雷
■ 加特林赛前接受采访 见习记者 李铭珅 摄
  去年的上海站,加特林因伤退赛,但之后的伦敦,他以9.92秒击败博尔特,时隔12年再度赢得世锦赛冠军。送别“闪电”之后,这位在对手成名前已站上过巅峰的老将,仍在不断更新“传奇”的定义。

  改变

  与传奇教练再续前缘

  这一季的冬训,加特林解雇涉药教练丹尼斯·米切尔,再度投入传奇教练布鲁克斯·约翰逊的训练营,后者曾与他有过成功的合作。

  36岁的年纪,在短跑项目上加特林自称是“老家伙”了,他因此要面对体能和精神上的衰退,而约翰逊在这方面的执教经验很适合自己,“他就像个教授,能指导你该怎么移动,用什么训练器材,这些,正是到了我这个阶段需要学习的。”

  友情

  想念与博尔特的对决

  昨天的赛前发布会上,提给牙买加110米栏名将麦克劳德的问题仍围绕着博尔特。这样的问题其实更适合提给加特林,他才是“闪电”一生的对手。少了其中一个,另一个的伟大也会打折。

  “是的,尤塞因是特别的一个,他的存在会迫使你挖掘全部的潜力。”加特林说,与博尔特站上同一条起跑线,你只有一个选择:要么被他击败,要么想方设法击败他。在博尔特的告别赛、伦敦世锦赛上,加特林用后一种方式送别“闪电”,伟大又真实。而当博尔特不再成为对手,不会再开玩笑称自己雇了摄像师撞倒他时,加特林承认,很想念过去的那种感觉。

  但他还不愿随博尔特一同离去,“退役,就像你的一部分死去一样。”他解释,自己一直在百米项目的山顶上,现在,还不想下山,“每一年我只做一件事,搞清楚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他说一定会参加东京奥运会。

  对手 

  从新人那里找到动力

  待在山顶的秘诀,是加特林总能从新人那里找到动力。他感叹很多年轻选手实力强劲,这其中包括中国的苏炳添,“突破10秒大关,对百米选手来说就是进入新的境界,信心和雄心都会有微妙的变化。”对中国飞人的动态,加特林始终关注,“这个赛季他在室内赛上表现非常出色,他还在不断学习,变得更加强壮。”顿了一顿,他把话题转回上海站,“他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对手。”

  乐趣 

  150米合适雪车太危险

  这几年,加特林与中国选手没少交手,下了场,大家都是老朋友。不止苏炳添,不久前告别百米项目的张培萌,加特林也极想念,“我很喜欢他。”得知张培萌没有退役,而是选择钢架雪车,转战冬季奥运项目,美国飞人眼睛瞪得老圆,嘴巴张得老大,“真的?他这是疯了!”

  问加特林会不会做一回雪上飞人,他调皮地回答,“要么他(张培萌)邀请我。”不过想了一想,他又说,“那个(钢架雪车)是危险的速度。”

  在同一片赛道,加特林其实已找到自己的乐趣。今年他还出现在150米的赛道上。百米飞人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但他解释,因为每一年的田径联赛,每一届的世锦赛、奥运会,选手都得专注于自己的项目,争取大赛名额,如此严酷的备战外,其实也想有一些轻松时刻,于是,150米甚至200米就成了最合适的方式。“有时你也需要去感受这项运动的乐趣。”

  于是他远赴南非参赛150米,这是一段非常奇妙的经历。当时他从美国乘飞机,经中国中转,抵达南非,“中转时我认出来了,这是中国。”本报记者 金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汶川十年 大爱永存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家装专版
老家伙不愿随闪电离去
两款跑鞋来回试 一个心愿再破十
赛前不同框 场上决高下
新民晚报文体汇/聚焦A11老家伙不愿随闪电离去 2018-05-12 2 2018年05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