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上海志愿者重回汶川忆援建
~~~上海志愿者重回汶川忆援建
~~~上海志愿者重回汶川忆援建
~~~上海志愿者重回汶川忆援建
~~~上海志愿者重回汶川忆援建
~~~上海志愿者重回汶川忆援建
~~~上海志愿者重回汶川忆援建
~~~上海志愿者重回汶川忆援建
~~~上海志愿者重回汶川忆援建
~~~上海志愿者重回汶川忆援建
~~~上海志愿者重回汶川忆援建
     
2018年05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10年:爱与力量的故事在延续
上海志愿者重回汶川忆援建
郜阳
  今天下午,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10周年纪念仪式举行。崔开昌是上海唯一一位受邀参加的志愿者代表。10年前,24岁的他报名赶赴灾区。当时汶川满目疮痍,如今临时板房成了崭新、整齐的居民小区。

  10年前,团市委组织上海市大学生志愿者参加抗震救灾专项行动,当时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担任校研究生会主席的崔开昌立即报名。在灾区,崔开昌利用自己所学的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在灾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工作。他白天收集灾区孤儿的信息,了解单亲家庭孩子助学情况,晚上进行整理。崔开昌还在帮扶中心发起社会捐款、捐物,为解决灾区群众的经济困难尽一点绵薄之力。当时,临时安置点生活设施齐全,但孩子们缺少看书的地方。他和另一位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志愿者商量,计划开办一个爱心书屋。计划得到了多方支持,当地提供了一间一百平米的板房。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华师大等捐赠大量图书、书架。“这个小小的板房,成了孩子们的精神乐园,虽然只有数千册图书,大家静静地看着书,仿佛能暂时忘记忧伤。”

  从汶川归来后,崔开昌留校成了一名大学教师。这10年来,他坚持志愿服务,愿把爱的力量继续传递下去。这10年,一群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凝心聚力,共同成长。  

  见习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汶川十年 大爱永存特别报道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郊野大地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体汇
   第A09版:文体汇/动态
   第A10版:人物/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聚焦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夜光杯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阅读/连载
   第A16版:金融城
   第A17版: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A18版:理念分享/金融城
   第A1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A20版:文艺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A2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A22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A23版:新尚/摩登
   第A24版:家装专版
汶川恢复重建成就举世瞩目
统筹抓好中央和地方机构改革
“我很牵挂这个地方,10年了”
10年:爱与力量的故事在延续
抓紧形成三年行动计划
势如破竹 开新局
灾难面前,白衣天使往前冲
请扫二维码观看视频
“北大门”走转型路
申城红色旅游基地2020年将建成40个
报头
新民晚报一版要闻A0110年:爱与力量的故事在延续 2018-05-12 2 2018年05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