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赏萤火虫微光 寻猫头鹰踪迹 观大熊猫睡姿~~~
赏萤火虫微光 寻猫头鹰踪迹 观大熊猫睡姿~~~
     
2018年07月1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赏萤火虫微光 寻猫头鹰踪迹 观大熊猫睡姿
公园夜游火爆 “加场”呼声频频
裘颖琼
■ 小朋友打着手电筒寻找小动物 共青森林公园提供
无齿螳臂相手蟹 上海植物园提供
刺猬 共青森林公园提供
■ 金线侧褶蛙 上海植物园提供
  本报记者 裘颖琼

  随着暑期到来,沪上公园各大夜游项目陆续启动。今年的报名情况同样火爆:上海植物园推出的一期夜游40组家庭名额,上线3分钟即被“秒杀”;辰山植物园的“辰山奇妙夜”和共青森林公园的“夜森林探秘”名额同样靠抢;上海野生动物园与房车住宿结合的夜游项目虽然价格不菲,仍不缺“粉丝”。今年,世纪公园也首次加入夜游大军。公园夜游火爆,“加场”呼声频频,魅力何在?

  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上海动物园的“动物奇妙夜”夜游活动今年迎来第20年,可谓申城夜间自然科普教育的鼻祖。上周五晚上5点,记者跟随20组家庭(一大一小)在上海动物园科教馆集合。正式开始夜游前,园方工作人员先给大家上了一堂科普知识讲座,形式上可不是简单的“老师讲孩子听”。工作人员先拿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小装置,启发孩子们边观察边猜想:它们是哪个动物的“玩具”,可以训练动物哪些技能?

  随后,是“动物全接触”环节。只见园方的工作人员依次将大麦虫、乌龟、蜥蜴、蛇一一从箱子里取出,放在自己的手上,请小朋友靠近观察。如果小朋友胆子够大,还可以去摸摸小动物。在调动起大家的兴奋感后,工作人员才用简单的理论知识,为大家讲解动植物晚上的生活习性。

  晚上6点40分,天已经有些黑了。大家完成喷防蚊水、戴好听讲耳麦等准备工作后,跟着带队老师一起出发。首站来到环尾狐猴的“小别墅”,它们正在树上乘凉休息。带队老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环尾狐猴的尾巴。“是不是一节棕一节黑?”老师的提问让孩子们看得更仔细了。“环尾狐猴喜欢对着太阳抬高双手,所以它们也叫太阳崇拜者。”老师边讲着趣味故事边用手示范,孩子们都被逗乐了。

  首站告捷后,老师还带队拜访了狒狒、蝙蝠、猫头鹰、老虎、狮子、大熊猫、鹈鹕、天鹅等。和白天相比,一些动物如大熊猫、棕熊正在睡觉,小朋友们可以观察睡姿;一些动物如蝙蝠、猫头鹰、夜鹭正是活动时间,小朋友可以观察其夜间行为,比如猫头鹰的脑袋可以旋转270度;还有一些动物习惯白天蛰伏、晚上出来活动,如狮子、老虎、狼,可以观测到夜间它们的眼睛因为聚光效果,会发出淡淡的亮色。偶尔它们还会仰天长啸几声,小朋友们颇感新奇,还模仿着一起叫。

  在某条小路的交叉口,带队老师突然停下,要求大家关上所有的照明设备,并反复叮嘱大家尽量不要出声。原来,这条小路上可以观测到“提着灯笼”的萤火虫,只要一点声音,敏感的小家伙就不亮了。在观测到萤火虫后,老师给大家讲解道:“上海分布最广的萤火虫就是黄脉翅萤,之所以会发光是因为它的发光器里有一种含磷的物质,遇到氧气就会产生光。”

  除了对动物园内居住的动物进行参观拜访,带队老师也会让大家辨声寻找“意外来客”,比如在竹林听到鸟叫声,大家抬头寻找鸟窝;在鹈鹕的身后有“窸窸窣窣”的声音,居然还找到了上海的土著居民“貉”。

  上海动物园设计的夜游路线有好几条,会根据当天的情况选择。但无论哪一条,最后一站必定是公园入口处长颈鹿“海滨”的标本爱心亭。1993年,“海滨”因为误食游客所抛掷的食品塑料袋导致死亡,非常令人伤感。“带大家来这里看标本,就是为了警示并教育游客不要在动物园随意投喂食物和杂物。”带队老师说道。

  着力打造公园特色

  记者探访后发现,除了接触大自然的体验极佳以外,各大公园不断丰富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是公园夜游如此火爆的原因。

  纵观各大公园的夜游、夏令营活动,认知动植物是最大的共通之处。相对而言,动物对小朋友的吸引力要强于植物,而部分动物又是夜行动物,也就是说,只有晚上才能观察到它们活跃的身影。所以,上海动物园和野生动物园凭借其自身特色,在认知动物方面比其他公园有一定优势。

  动物园有固定的动物宝贝,其他公园的动物则要靠善于发现的眼睛。上海植物园自然科普老师郭江莉表示,一般每年夜游开放前,带队老师就提前把路线来回走了好几遍,哪里比较容易发现哪种生物,都提前排摸过。有时活动开始前一两个小时还要再走一遍。因此,上海植物园每场夜游活动,都基本能保证看到30至40种生物。

  除了报名者感兴趣的萤火虫,每家公园都有各自的夜游明星生物。如上海植物园“暗访夜精灵”活动举办10年来,诞生了饰纹姬蛙等主打明星。去年重开的草药园被添加到夜游路线后,还能新观测到竹节虫、蛇等动物;共青森林公园则主要观察松鼠、刺猬等。

  辰山植物园的“辰山奇妙夜”是2天1夜的夏令营,在内容上可以更为丰富,除了认知植物外,还包括树叶拼贴画、制作植物标本等。滨江森林公园今年推出的5天4夜或7天6夜的“森林树屋精灵夏令营”,包括在森林里搭建木屋、植物识别、天文知识学习等内容。首次加入夜游大军的世纪公园,今年则设计了一个捕捉昆虫的环节。

  在夜游前,每家公园都会先举行科普讲座,时间约在半小时到一小时,有的请外面的专家大咖来上课,有的则由公园讲解员主讲。对比这两种模式,记者发现,专业老师授课较有条理,但对年龄过小的孩子来说,还是缺乏趣味性,有些孩子听着听着就跑出了课堂。讲解员来讲课,虽然内容比较简单,但听完后再去看夜游生物,恍然有一种“介绍自家后院有什么”的感觉。

  在收费上绝大部分公园的夜游、夏令营都本着公益、科普目的,因此价钱并不高。比如,“动物奇妙夜”4个小时场一大一小收费400元,包括一顿晚餐、手工材料费、门票等;共青森林公园的“探秘夜森林”持续7小时,收费298元/人。

  很多公园的夜游活动都举办多年,为何还如此抢手?记者从各大公园获悉,一方面公园每年会新增、调整夜游路线,另一方面夜游活动中能见到许多难得一见的生物,打着手电筒在树林草丛中寻找“夜精灵”,本身就是难得的体验。也正因为如此,夜游活动不仅每年有新粉丝,还有不少“回头客”。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综合新闻·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读者之声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家装专版
   第A12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3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广告
   第A17版:伏尔加之波
   第A18版:伏尔加之波
   第A19版:伏尔加之波
   第A20版:伏尔加之波
   第A21版:家装专版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金色池塘
   第A26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27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28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公园夜游火爆 “加场”呼声频频
“小众”夜游,能否向大众扩容?
新民晚报要闻A05公园夜游火爆 “加场”呼声频频 2018-07-13 2 2018年07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