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9: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07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七万二千饭
陈茗屋
  陈茗屋

  盛暑,虽然热得可怕,该做的事情还是要赶的。写好了《钱君匋卷·后记》,用国际EMS从日本寄往上海书画出版社,松了一口气。

  约二年前,上海有关方面开启了《海派篆刻家代表系列作品集》的编辑工作。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委我担任《钱君匋卷》的主编。老且衰,我当场谢绝了,并举荐同门的其他朋友。不料,他们请老兄弟吴子建兄、徐云叔兄来做我的工作,云叔兄还推荐裘国强兄来协助。我不得不接受了这一委任。

  我和国强兄从钱君匋老师的大量原钤印谱中选出三百多方。我们的原则是一是精品,二是未发表过,三是顾及各种面目。已经发表过的,甚至发表过多次的,倘不是至精的,就不采用了。编好的稿件,请季溢同道扫描打印,费了她很多的时间。

  稿本交出版社后,社方又精选了二百多印定稿。听说会赶在八月书展前出版。太好了,真是篆刻界的一件大好事。

  这一套作品大集,按计划共有十六卷。包括赵之谦、吴昌硕、赵叔孺、王福厂、来楚生、陈巨来、钱瘦铁、钱君匋、方去疾、叶潞渊、方介堪、吴朴堂、马公愚、朱复戡、邓散木、单晓天共十六位篆刻前辈。

  奇怪的是,竟然没有王个簃先生。

  我不知道这十六人的名单是如何产生的,近现代海派篆刻把王个老排斥在外,似乎不大公平。虽然,我并不喜欢王个老的篆刻。

  在这以前,出版过《海派代表书法家系列作品集》,好像有十位书法家入选,大概是十一二年前的事了。后来又出版过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的作品集。包括现在的篆刻家系列作品集,三种大型作品集都把王个簃先生忘记了,真的是有点那个了。

  唉,论书法,他是上海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论画画,他是上海中国画院的副院长;论篆刻,他是西泠印社的副社长。当然,座位并不代表艺术,但是却也反映了他的江湖地位。可能他还是可在名片上炫耀享受津贴的大人物呢。

  手头正好有一本一九八六年版的《西泠印社社员印集》,其中有一方“百年七万二千饭”(见图),倒也颇可一看,好像比他的寻常作品还略胜一筹。

  吴昌硕的弟子中,大多谨守师法,不敢逾越,对吴印的微妙似乎不大领会。当然,沙孟海先生是一个例外。王个老的印作则可能是其师兄弟中的翘楚,而且比徐新周流更多一些敦厚和趣味。

  这方“百年七万二千饭”,看来是其晚年作,颇有风霜苍茫之感。章法妥帖,篆书简练不啰嗦,运刀也恰到好处。在王个老的篆刻作品中,真的是难得一见的好印。虽然残破甚也,倒也无伤大雅。而且,气息尚好,大方,耐看。

  王个老是吴昌硕公的入室弟子,一般都是这样认为的。但是,我曾听王个老的学生吴长邺丈说,王个簃其实不是吴昌硕的正式弟子,因为他没有投过门生帖。长邺丈幼年时,吴家延王个簃担任家庭教师,教小朋友识字。因此在昌硕公最后的几百天中,王个簃住在吴家,也天天服侍昌硕老人画画写字。昌硕公遽逝,其子东迈先生伤心不已,很多事情便委王个簃代办。在报纸刊登讣告时,王个簃把自己和胞弟均列在弟子列中。当时,王个簃年轻,又没经验,办理丧事,也有不妥当处。近些年出版的《王一亭年谱长编》中有翔实的记载。

  当然,按现在的习惯,王个老是吴门弟子,毫无疑问。据说,沙孟海先生也是没有投过门生帖的,而沙先生投过门生帖的导师是赵叔孺公。我是听叶潞渊丈亲口告诉的。

  在旧时代,拜老师投门生帖是必须的。潞渊丈拜赵叔孺公为师,是投了门生帖的,鞠躬而已。因为当时政府已经明文规定废止跪拜了。

  新时代,当然没有门生帖一说。我有二位篆刻老师,方去疾老师和钱君匋老师,惭愧,敬茶鞠躬都没有过。另外,我也常去请益叶潞渊丈、来楚生丈、巨来宗丈、高式熊丈等大印家,虽然亲切的程度,有的甚至超过二位老师,但是不敢拉虎皮蒙脸,不敢妄称是他们门生。

  不论是书法、绘画还是篆刻,王个老倒真的是吴昌硕的传人。至少在风格,像。

  我和王个老不熟。淮海路高安路口的府第,仅去拜谒过一次。是好好先生长邺丈带我去的。那时年少不懂事,名利心还很重,求个老在拙刻印谱上赐题。老先生和蔼可亲,题了一段文字鼓励我。从前,求各位老前辈题过不少,藏在敝斋,不敢示人。年齿长了,稍稍懂了些羞耻。

  在昌硕公的篆刻学生中,我有点佩服的是赵古泥先生。他能够跳出强大的吴风窠臼,树立自己的风格。仅就这一点就十分了不起。遗憾的是,他的弟子邓散木,再传弟子单晓天都可在《海派篆刻家代表系列作品集》中各占一卷,他也被忘记了。难道邓散木、单晓天二位先生都超越了赵古泥先生吗?

  找把扇子扇扇吧,天真的是太热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2018年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9版:生态上海·专版
   第A10版:科创上海
   第A11版:综合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慈善专版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体新闻
   第A16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18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
   第A21版:汽车周刊
   第A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医技/新民健康
人间的挚爱
百年七万二千饭
最是美味三岛菜
一场难忘的婚礼
一半在海,一半在山
新民晚报夜光杯A19百年七万二千饭 2018-07-25 2 2018年07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