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市教委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各区坚持聚焦“强校工程”实验校提质增效与面上公办初中整体提升相结合,整合区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针对性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区域点面结合的“强校工程”实施方案。
根据实施意见,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的将与“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紧密结合,通过配备和培养,让每一所“强校工程”实验校都拥有1名市级名校长(含培养对象、特级校长)、2名名师(含培养对象、特级教师)。截至8月31日,116所“强校工程”实验校均配备(常驻)1名前三期市级名校长(含培养对象、特级校长或特级教师)或已申报第四期“双名工程”领衔人或学员,116所“强校工程”实验校的名师(含培养对象)配备也在加紧进行。
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也与紧密型学区化集团化办学紧密结合,由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优质品牌初中学校领衔组建紧密型集团或学区,集中优势资源全方位支持“强校工程”实验校建设。据初步统计,已有23所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含分校)、4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49所优质品牌公办初中、14所优质民办学校、2所区教师进修学院、1所国家改革发展示范中职校参与到“强校工程”实验校的支持带动之中。
市教委表示,已依托市教科院组织有关专家,根据“绿色指标”开展增值评估,关注学生学业质量、教师专业成长、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家长的满意度,体现学校原有基础上的成长性,以“评估-反馈-改进-提高”的方式,支撑每一所学校的长足发展,将其逐步打造成办学水平更高的“家门口好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