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8年10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九溪之缘
朱全弟
  朱全弟

  到杭州,无数次经过钱塘江边的九溪。很想进去,看一看走一走,从这里到一个叫云栖竹径的地方。

  第一次,与竹相识与山攀缘,便留下了满满的美好印象。事情源于1998年10月,我忘了自己就要上高原到西藏,一口答应了部门同事的商请,她希望我插到她前面去义务鲜血,因为她的母亲生病需要她陪伴。同时,我还把出访新加坡的机会让给了一个办公室的年轻记者。那时,出国容易进藏难,不过献血十天就去西藏,我被当时的领导“骂”:“侬要死,不要命了。到西藏去不是开玩笑的。”

  好在,西藏采访二十天,我没有吃过红景天,更也没有吸过一口氧,还到了5200米的珠峰登山大本营,也没事!于是,才有了回来被报社安排去杭州疗养的机会,住在云栖竹径的山坡上。因为感觉好,第二年五一节我又去,还从云栖竹径去爬五云山,下来就是九溪十八涧。

  如今,往事如烟,烈日暴晒之下没有云雾缥缈,只有山路蜿蜒。走过一个弯道又一个弯道,感觉到了,看见上面树林中漏泄光亮,大概到顶了。走到跟前一看,还有路,还要往上攀登。其时,正是8月8日下午2时许,山中竟然没有碰到一个人。太热了,T恤衫全部湿透。山下平坦处,种了成片成片的茶树,印象中没有,昔时走过的地方,竟然不留一丝旧的痕迹。就在我感到些许失落的时候,一转弯看到了房子和围墙,应该是度假村吧!再走到墙角转弯处,蓦然发现,路当中的一块树根,还在,还是当年的样子。快二十年了,记忆一下子被激活了。

  下山了,又到九溪村。此前,据一起来杭州休假的上海诗人朱金晨老师说,他已经来过了,九溪十八涧的漫溢上来的溪水没有了,原来的碎石子小径铺上了柏油变成马路了,路上的车多得很,他和夫人走了一半便回来了。我听了,心里害怕,不敢去,很纠结,唯恐心中的那一点美好的记忆也要被击碎了。不过,我终究不死心,昨天下午,特意坐车到九溪,徒步进去,想看一看九溪十八涧究竟怎么样了。确乎如此,印象中的潺湲溪水从脚底的碎石子下面漫溢流过的场景,已然成为心中永远的记忆。

  1982年,我在金陵中学工作,随唐克蛮老师出差到杭州,就是为了修教导处那个杭州生产的传真机,沉得很。办完事,我们从九溪十八涧一路走去,中午吃饭喝了一点啤酒,那时不胜酒力,微醺之后,又去虎跑泉喝茶,茶是龙井新茶,水自然是虎跑泉的泉水,味道好极了。

  这次上云栖竹径寻访旧地才知道,我住的是上海工人疗养院。后来再游九溪十八涧,在碎石片子铺成的不规则的小路上,走着走着,脚下时不时有溪水漫溢上来,因为要绕过去或者跳跃过去,结果把夹着永生牌金笔的小本子丢了。那是我心爱的一支金笔,我技校毕业时被分配到大屯煤矿,教钢筋翻样的张兆年老师特地送了我这支笔,后来因病未去,但是笔留下了,它一直陪伴着我,流利滑爽,它助我写出了许多文学作品,并见证了我的成长。在九溪十八涧丢了心爱的金笔,曾经心存幻想,或许这支笔,仍静静地躺在碎石子下面还没有被埋葬,等到我站在柏油路铺就的新路上,才知道,过去的已被全面覆盖,再也回不去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上海新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体育新闻
   第A08版:国际新闻
   第A09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0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1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第A14版:都市专栏/星期天夜光杯
   第A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A16版:品质生活/星期天夜光杯
九溪之缘
三总兵的故事
智慧快餐
读齐白石
鱼儿也认人
醒悟
阎肃为我颁奖牌
扫一扫,关注“夜光杯”
新民晚报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A12九溪之缘 2018-10-07 2 2018年10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