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和我们人类是两个世界的生物,由于平时接触不多,所以对鱼的了解往往有局限,比如很多人认为鱼是“沉默者”,鱼的视力很差,有的鱼甚至没有眼睛……因为鱼和人生活在两种不同的介质里,水的密度是空气的好几千倍,不少鱼能发出叫声,甚至会“唱歌”,但这些声音都消失在水中了,人只有借助仪器才能听见。
盲鱼和深海中的光头鱼都是无眼鱼,是没有视力的鱼,但盲鱼刚出生的时候是有眼睛的,出生2个月后,幼鱼的眼睛开始退化并被一层褶皱的皮肤覆盖起来。和人类一样,一个丧失了某种感觉功能的人,作为补偿,他的其他功能因此特别发达,以确保自己的生存。盲鱼也是这样,眼睛退化了,吻部的触须却超常地灵敏;加上头部或体表的特殊感受器,盲鱼在生存斗争中始终没有被淘汰。
没有视力的鱼是值得同情的,尽管它们也活得很自在;然而当有人告诉你,有一种鱼能认出人的脸面,也许你会惊叹不已吧。当然,对一些家畜和家庭宠物来讲,比如狗、马、牛、鸽子等,它们能认出人脸,是容易解释得通的。首先是这些动物和人相处密切,和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或一个院子里,它们比别的动物有着更为优先的条件,特别能记住每天或经常向它们提供饲料和水的人之脸面。其次,上述动物的大脑已经发展到具有一种新(大脑)皮层的程度(至今认为,新皮层是负责认出脸面的脑区)。
前不久,有研究者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事实:有一种名叫“射水鱼”的热带鱼,它们通常不和人打交道,而且也不具备新皮层,这种身长只有几厘米的鱼儿却练就了一付杂技般的捕食本领:它们会喷出一股强有力的细水柱,这股水柱不偏不倚地对准了河岸上的某一昆虫,将它从植株上击落下水,从而成为鱼儿的战利品。可以肯定地说,射水鱼有着一种高度发达的视力。
人们对养在鱼缸里的射水鱼作了耐心的实验,两次实验,一样结果:用事先在鱼缸上方安装的显示屏,向实验鱼展示2张人脸,根据实验的程序,只要向其中一张脸射水,鱼儿就能获得食物;若向另一张脸射水,则一无所获。鱼儿们学得很快,它们知道,想获得奖励,该向哪张脸射水。实验的成功率达86%。接着开始第二次实验:从第一次实验中,鱼儿们已经记住了那张“不该射的忌脸”。显示屏中忌脸的旁边不断先后出现各种陌生脸,它们大多成为了射水鱼的靶子,陌生脸被射中的应验率为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