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最近有点烦,几天前,她收到一条短信被告知她的保险代理人更换了,新代理人将于近期上门要求自己签署服务确认单。
“原来的代理人是我的一个朋友,有求必应,而现在我的电话、住址、银行账号等个人资料都转给另外一个陌生人了,这让我感到很没有安全感;另外,我觉得对方也不太上心。”小杨苦恼地说。
据介绍,像小杨这样的“烦心事”眼下并不鲜见。特别是岁末年初,跳槽者开始增多,那些离职的保险代理人常常会制造出“孤儿保单”。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忆一下自己的保险代理人多久没有联系了?他(她)是不是已经辞职?我们的保单会不会已经沦为“孤儿保单”?如果是,应该怎样办?
代理人离职跳槽留下“孤儿保单”
“一些大公司在全国有几千到数万人不等的代理人队伍。由于寿险合同期限都比较长,30年、40年甚至终身,这期间,代理人很自然会因各种原因转行、跳槽,离职的代理人所留下的保单,每人少则几份,多则上百份。”从业近10年的资深代理人张女士这样解释“孤儿保单”的诞生过程。
但张女士同时安慰大家说:即使自己的保单成为“孤儿保单”,客户也不用太慌张,因为一旦业务员离开公司,不少保险公司的客服系统信息中就会弹出该代理人服务的所有保单信息,接下来保险公司通常会安排专人接手这部分保单。因此,所谓“孤儿保单”其实并非真的就没人管。
保险公司两模式接管“孤儿保单”
“在得知自己原有的代理人离职后,能不能把保单委托给这个保险公司里其他熟识的代理人呢?这样以后服务起来是不是比陌生的代理人要方便些?”小杨向保险公司提出自己的疑问。
据了解,针对这个问题,各家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内部规定。通常,只有少数保险公司可以接受投保者对新代理人的指定。这些公司会对客户指定的新代理人进行一些常规审核,如果没有问题,就会确认这个后续服务的关系。但普遍而言,多数保险公司目前都还不接受这种特殊的指定,主要是为了防止原代理人和客户,或者客户和新代理人之间有一些利益上的牵扯。
具体而言,目前保险公司对“孤儿保单”的接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找一个新的代理人接手。保险公司将“孤儿保单”分配给符合既定标准的其他代理人,这个人可能是原代理人的上级主管,也可能是代理人离职时所指定的人;第二种是由专门人员或部门管理。保险公司通过设立专门的服务部门,配置专业人员,为“孤儿保单”提供相关后续服务,如回访、到期通知、理赔、给付等工作。
遭遇“孤儿保单”应主动联系险企
一旦确定遭遇“孤儿保单”,投保人在等待服务的同时最好“主动出击”,及时与保险公司取得联系。要确知自己的保单由谁接管,并让新代理人了解自己的情况,这样做才能完全避免保险公司因为疏忽没有安排人接管保单的情况,使保单服务得以继续。
包括后续的信息变更、续费甚至理赔等需求,除了去柜面办理,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热线电话、APP、微信公众号或服务号等,与保险公司尽快取得联系,维护自身的合理权益。
莫轻信跳槽代理人的退保建议
还有一个特别值得提醒的问题是,现实中有一些保险代理人跳槽到其他保险公司后,可能会以新产品更好为借口,怂恿市民退掉原来的保单。而普通市民由于基本不熟悉保险条款,更不清楚中途退保的巨大危害性,往往因为相信熟人,轻易就选择退保、改买其他产品。对此,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一定要保持谨慎态度,不能轻信退保建议。
“中途无故退保,不但已有的保障全失,而且只能按保单现金价值办理退保,有的保费损失高达四五成,非常划不来。”张女士说。
南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