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环绕
上海宋庆龄故居方面透露,“鲜花代门票”这种形式是每年此日人们参观宋庆龄故居的固定形式,已经坚持了十余年。有些参观者自己带着大捧的鲜花前来,每年此时,宋庆龄故居的雕像前,总是被鲜花环绕。
宋庆龄非常喜欢花植,是她命名了凤凰国槐,她也非常欣赏西府海棠,并常常用丁香花和蔷薇花做插花放置于钢琴之上,把安多利恒花做成布艺绣品挂在卧室,她说这些花儿“温暖了我的心!” 从十来岁的小姑娘到八十多岁的老人,宋庆龄一直是美丽的。然而她一生的魅力之所在,又不仅仅是单纯的美丽。她对中国命运的关注与献身精神,又让她拥有一种格外动人的神韵。
可爱的家
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她从事国务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她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她“可爱的家”。整个院子樟树环绕,绿叶蓬勃生长,院子中央的主楼是一幢白色砖木结构的欧式建筑。
自1949年春迁居于此,宋庆龄在这里迎来了上海的解放,也是在这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20世纪五六十年代,她经常在上海的寓所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她所创建的新中国妇幼文化福利事业也都是在这里酝酿和筹划的。
修旧如旧
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本次修缮工程坚持“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尊重文物建筑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以文物保护为前提和目的,委托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架设健康监测系统,对主辅楼的变形进行实时监测,主要解决了包括主楼的倾斜和不均匀沉降以及辅楼的倾斜问题。同时,此次修缮工程还就主楼室内空间格局和装饰式样、材质、工艺等按原貌予以维护维修,更好地实现了对故居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利用。
宋庆龄故居方面透露,这次修缮重新开放主要提升了服务功能,游客中心增设6米长的用于展示宋庆龄生平的超大数字互动屏,可以满足多人多点同时搜索、缩放、点赞、下载等操作,观众可以与文物实现面对面的互动接触,让文物可以触摸。一件件文物,一段段影像,记录着宋庆龄完美独特的人格,也记录着她的优雅。
本报记者
徐翌晟
记者手记
家国情怀
红瓦白墙的欧式小楼静静地在淮海路上矗立了近一个世纪,庄重悦目。小楼第一任主人是一位希腊船主,因此保留着船形外观,帆船装饰的百页窗,屋顶上的鱼形风向标,像一条大船航行在新中国历史的海上。宋庆龄一直把它称作“我家”,陈设依旧保留着她悉心布置的痕迹,餐厅、书房处处散见着亲友赠送的纪念品、昔日的照片、喜欢的艺术品……温馨雅致,普通的家什将一位真正的女性带到人们面前。即便是在硝烟弥漫中,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她优雅的女性气质。
在这里,她接受了北上的邀约,这里也是新中国缔造者之间民主协商的重要地点,新中国外交舞台的重要阵地。宋庆龄曾经说过:“到北京是上班,到上海是回家。”上海的家里,记录了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也留存了人生非凡的足迹。
这里,看到了家的记忆和国的情怀。船形的建筑因而有了内在而外延的力量。徐佳和
宋庆龄故居
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占地面积4830平方米,于1981年10月揭牌建馆,1988年5月起向社会公众开放,曾先后于1990年和2006年进行两次全面修缮。时隔12年,经上级管理部门批准,纪念馆于2018年闭馆实施保护性修缮工程。
■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6:30(周一闭馆,除节假日外)
■ 购票方式:除到现场窗口购票外,新增小程序购买渠道,观众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搜索“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小程序进行在线订票